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3
追求台語文學的典範之論
探索文學評論的時代價值
台灣本土文學大家林央敏,集25年論述精華
再續台語文學史論、美學與方法的經典之作
本土作家林央敏長年提倡台灣民族文學,並投身台語文學之創作與理論建構,以《胭脂淚》為台語文學留下第一部史詩,亦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詩篇,另以《菩提相思經》立下台語長篇小說里程碑。〈毋通嫌台灣〉一詩經歷改編傳唱,成為台灣人認同的代表作。其評論更為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定義與關聯,留下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本書共收錄林央敏重要評論共16篇,並分三輯。輯一「文學小史」是關於台語文學發展的簡介,陳述台語文學四百年簡史及2000年後至今的台語文學發展概況,另為構寫台語文學史提出方法論。輯二「彈琴論詩」,解析台語詩的某些內容和創作機理,談論台語情詩的類型、台語詩的音樂性及幾種極富特色的類型。輯三為「史詩小說」,品論台語散文體小說及詩歌體小說(史詩、敘事詩)之內涵,援引古今觀點,綜覽當代發展,為其近二十餘年台語文學評論之精華薈萃。
本書共收錄林央敏重要評論共16篇,並分三輯。輯一「文學小史」是關於台語文學發展的簡介,陳述台語文學四百年簡史及2000年後至今的台語文學發展概況,另為構寫台語文學史提出方法論。輯二「彈琴論詩」,解析台語詩的某些內容和創作機理,談論台語情詩的類型、台語詩的音樂性及幾種極富特色的類型。輯三為「史詩小說」,品論台語散文體小說及詩歌體小說(史詩、敘事詩)之內涵,援引古今觀點,綜覽當代發展,為其近二十餘年台語文學評論之精華薈萃。
- 林央敏:寫了廿五年才結集(自序)
- 【輯一 文學小史】
- 簡述台語文學的發展
- 淺介 2000 年的台語文學
- 跨越千禧年後的台語文學
- 台語文學史的起造
- 【輯二 彈琴論詩】
- 台語情詩的類型分析
- 台語詩的節奏源遠流長-詩的音樂性(一)
- 台語詩的旋律與諧音-詩的音樂性(二)
- 一首散文化的好詩-評胡民祥的〈翻頭看〉
- 意念.字圖.圖象詩-綜論台語的真假圖象詩
- 風花雪月何時了-讀小品詩的一點感想
- 【輯三 史詩小說】
- 台語小說的定義及其他-台語小說網路筆談(林央敏.胡長松)
- 小說描述的旁敲側擊法
- 莫要誤認歌仔簿是史詩-兼釋黃勁連的誤解
- 史詩也是活的-評何信翰的「論《胭脂淚》的文體」
- 品詠文學敘事的美麗集合-史詩與史詩型長篇小說
- 文學預言的意義
- 【附錄】 林央敏著作簡表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