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2-09
本期內容簡介
走進編輯室
你我的半徑五公尺
最近,重溫了在兩個月前就收看過的日劇《半徑5公尺》(半径5メートル),因為它的觸動人心而再回味了一次。
劇情圍繞在一本女性週刊的編輯部中,主角從原本在講求搶快及追求聳動話題的一折組工作,因為一次的失誤後被調到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二折組。在她調職的第一天,新主管告訴她:「二折寫的都是自己身邊半徑五公尺以內的題材。」半徑五公尺,指的就是貼近讀者日常,探討在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這些主題,或許瑣碎不起眼,但只要用不一樣的角度觀察,都會是一篇又一篇精采的報導。
我想這期的封面故事,也是以相似的心境誕生的。我們選了與你我生活距離不遠(可能離未成年讀者稍微遠一點)的主題——葡萄酒的釀造科學。不同於市面的葡萄酒書籍,我們從釀酒酵母菌切入,告訴讀者如何從眾多酵母菌中,找出具備適合釀酒特性的釀酒酵母菌。
雖然理論上,釀造葡萄酒不外乎就是採收、榨汁、發酵、熟成等步驟。但是當葡萄遇上酵母菌,改變的絕對不只是葡萄汁少了糖、多了酒精如此而已。所以,文章中也提到橡木桶內究竟是發生了哪些化學變化,才得以讓葡萄蛻變成葡萄酒。
釀造葡萄酒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然而,酵母菌種類、葡萄的品種、風土條件等,都是影響葡萄酒風味與品質的關鍵。而一支葡萄酒的好壞,除了單寧(tannin)、甜度、平衡度等客觀的標準外,因人而異的味蕾及感受,也為品飲增添不少樂趣。
劇情圍繞在一本女性週刊的編輯部中,主角從原本在講求搶快及追求聳動話題的一折組工作,因為一次的失誤後被調到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二折組。在她調職的第一天,新主管告訴她:「二折寫的都是自己身邊半徑五公尺以內的題材。」半徑五公尺,指的就是貼近讀者日常,探討在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這些主題,或許瑣碎不起眼,但只要用不一樣的角度觀察,都會是一篇又一篇精采的報導。
我想這期的封面故事,也是以相似的心境誕生的。我們選了與你我生活距離不遠(可能離未成年讀者稍微遠一點)的主題——葡萄酒的釀造科學。不同於市面的葡萄酒書籍,我們從釀酒酵母菌切入,告訴讀者如何從眾多酵母菌中,找出具備適合釀酒特性的釀酒酵母菌。
雖然理論上,釀造葡萄酒不外乎就是採收、榨汁、發酵、熟成等步驟。但是當葡萄遇上酵母菌,改變的絕對不只是葡萄汁少了糖、多了酒精如此而已。所以,文章中也提到橡木桶內究竟是發生了哪些化學變化,才得以讓葡萄蛻變成葡萄酒。
釀造葡萄酒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然而,酵母菌種類、葡萄的品種、風土條件等,都是影響葡萄酒風味與品質的關鍵。而一支葡萄酒的好壞,除了單寧(tannin)、甜度、平衡度等客觀的標準外,因人而異的味蕾及感受,也為品飲增添不少樂趣。
- News Focus(第4頁)
- 先有花還是先有授粉者?/人工凝膠比身上的軟骨更好用?(第4頁)
- 超級耐旱雜草/拯救禿頭!控制毛囊生死的化學物質(第5頁)
- 封面故事引言 交織於葡萄酒中的風味魔法(第6頁)
- 封面故事 1 釀酒時的微生物魔法 增加葡萄酒釀造風味的細菌(第8頁)
- 封面故事 2 不是所有酵母菌都能釀酒 如何分離、鑑定出好的釀酒酵母菌?(第12頁)
- 封面故事 3 臺灣的葡萄可以釀酒嗎?種出適合釀酒的好葡萄(第16頁)
- 封面故事 4 不只是酒精發酵!如何將葡萄釀成酒?(第20頁)
- 封面故事 5 花香、奶油、榛果味?系統化品飲葡萄酒的色香味(第24頁)
- 葡萄酒知識 Q & A(第29頁)
- 科學‧出走 在家也能釀酒?葡萄酒自釀之道(第32頁)
- 顯影 火炎山(第36頁)
- 專欄(第40頁)
- 數不勝數:2022年阿貝爾獎 連結「拓樸、幾何、動態系統」的先驅者-蘇利文(第40頁)
- 格物致知:希格斯粒子十歲了! 「上帝粒子」當年怎麼被物理學家發現的?(第46頁)
- 生生不息: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第52頁)
- 潛移默化:蛋殼、檸檬、醋加豆漿就能做出豆腐? 藏在大豆製品中的化學(第58頁)
- 物換星移:SpaceX 星鏈衛星墜落 我們該注意太空天氣嗎?(第64頁)
- 科學不一樣 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 「無合成分裂」背後的發現之旅(第70頁)
- 專訪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監製王銀國專訪(第74頁)
- 書摘 《厲害了,我的生物》(第7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