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台灣小說的時空想像
  • 點閱:64
    43人已收藏
  • 作者: 林淑慧著
  •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文學研究叢書,臺灣文學叢刊:0810015
  • ISBN:9789864786114
  • EISBN:9789864786633 PDF
  • 格式:PDF,JPG
  • 頁數:264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台灣小說的發展與時空密切關聯,本書編排依小說題材再現的時序,提供感受時空想像的深度與厚度。先分析陳玉慧《幸福之葉》十九世紀後半葉的脈絡,構築台灣茶業的興起。再挖掘鍾肇政《滄溟行》、李喬《荒村》大河小說的人物,參與日治中期文化活動的抗爭歷程。且分析《風月報》、《南方》刊載徐坤泉及吳漫沙等人的通俗小說,投射日治後期的女性處境。又從吳濁流跨時代多篇小說探討災難與創傷、移動記憶的隱喻。戰後小說則以甘耀明《邦查女孩》因旅遊而成長,及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驅魔》與藝術家的心靈共鳴。小說場景或跨越空間,或因作品中不同族群的互動、海外旅遊而觸發比較,藉此詮釋台灣文學的歷史/時間及地理/空間想像的意義。

林淑慧
  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與文化。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哈佛大學、SOAS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學人。曾獲臺灣人文研究學術獎、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獎勵。著作:《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旅行文學與文化》、《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

  • 第一章 導言(第1頁)
    • 第一節 小說藝術的想像(第1頁)
    • 第二節 小說與時空記憶(第8頁)
    • 第三節 台灣小說研究相關書目(第16頁)
    • 第四節 章節架構的編織(第21頁)
  • 第二章 茶業敘事:《幸福之葉》的時空構築(第27頁)
    • 第一節 開港通商與人物移動經驗(第29頁)
    • 第二節 清法戰爭的時空想像(第36頁)
    • 第三節 再現台灣十九世紀茶業(第39頁)
    • 第四節 茶葉與自我定位的隱喻(第45頁)
  • 第三章 啟蒙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第53頁)
    • 第一節 台灣文化協會與農民運動史料的轉化(第55頁)
    • 第二節 演講的氛圍與啟蒙意義(第66頁)
    • 第三節 主題人物的真實與想像(第71頁)
  • 第四章 女性處境:《風月報》、《南方》的主題小說(第89頁)
    • 第一節 編輯宗旨的變遷與作品特殊質性(第93頁)
    • 第二節 家庭父權干涉婚姻自主的困境(第105頁)
    • 第三節 處於資本社會的經濟負荷(第110頁)
    • 第四節 協力皇民化運動下的國家宰制(第116頁)
  • 第五章 歷史創傷:吳濁流小說的災難記憶(第125頁)
    • 第一節 世變記憶與心理壓抑(第127頁)
    • 第二節 再現戰爭荒謬性與軍事動員(第137頁)
    • 第三節 歷史災難與敘事認同(第147頁)
  • 第六章 成長之旅:《邦查女孩》的生命敘事(第159頁)
    • 第一節 募款建校的實踐之旅(第162頁)
    • 第二節 提升生命能量的互助之旅(第167頁)
    • 第三節 旅行與現世性主題(第169頁)
    • 第四節 生命敘事策略(第175頁)
  • 第七章 遠遊共鳴:《兩個芙烈達.卡蘿》、《驅魔》的自我定位(第183頁)
    • 第一節 旅遊與書寫的關聯(第186頁)
    • 第二節 從他方回眸家鄉(第196頁)
    • 第三節 《兩個芙烈達.卡蘿》的國族認同(第202頁)
    • 第四節 《驅魔》的性別意識(第206頁)
  • 第八章 結論(第215頁)
  • 引用書目(第225頁)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323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