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2-10
本期內容簡介
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舉辦第一屆雲科盃——全國高中職實構築競賽,目的除希望連結技職體系動手做的教育精神,也選擇木材作為主要材料,除加工容易且因木材有固碳、可循環性的環保優勢,在多地震的台灣是值得推廣的工法,競賽歷經初選且對入選團隊給予施作建議與指導,再經實作構築競賽後由評審團隊選出優勝作品,會場實體展出並舉辦日本福井×台灣「低碳産業之木材新創事業木材保存技術研討會」及小型台日建材展,與國內產學界交流互動,非常值得關注。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VI》一文從其觀察台灣是個浮動的島嶼,文化、社會與生態皆充滿著「雜木林」般的多樣性、混雜性、衝突性與流動性。他關注與反省,希望能以更開放的思維超越傳統與地域,並回應時代新的需求與精神。圖文也逸出本島,思索馬祖的演藝廳及中正堂修復再利用的可能與方向。
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y)在1986年話是"less is a bore",當年酢為後現代的旗手,為後現代的旗手,他曾大力抨擊晚期現代建築的枯燥與過分簡單。20年後在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誕辰100週年之時,文丘里自己做了翻案文章。旅美建築碩士蔡翰寧撰《極簡下的複雜與矛盾?重譯密斯與西格拉姆大廈》一文解析西格拉姆大廈從環境對應到細部經營的細微精準,辨明密斯的及簡從不簡單(Non-straightforward)。而是在建築學中經歷過複雜曲折,而最終抵達的「極簡」。
魚夫本期寫《勾起歲月記憶的建築氛圍》,除比較日本與台灣警察駐在所的差異外,多述及其童年隨父就任輾轉多地的童年空間記憶,近年各地陸續整建完成各類型日治時期建築,填補了日治50年期間的文資及實體空間記憶。
美術編輯邑思書寫父、母家族在斗六久安里(舊稱九老爺)此一庄落落地生根,父系、母系家族均因都市化北漂,致令老家頹敗衰微,終在舅舅向文化部申請「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讓70年紅磚建築老宅保存再生有了新的生機與展望,家族成員甚至投入工法的研習與傳承,文字承載家族情感,綿密溫馨。
建築人魏廷羽《小城故事多——兩朝老鎮土庫》一文介紹位於雲林正中心位置的土庫,自古以來便是南來北往的陸運重鎮,其市區範圍包含了塗庫與過港,也就是今日的土庫與越港,早年2個村落被寬廣湖澤分隔,依古地圖看應是河道氾濫後所殘餘的埤塘,但早年卻需泛舟往來。土庫在日治時期於1903年於大同路、中山路匯聚的順天宮前方興建純木造的順天市場,而後又於對面興建RC造的店屋建築,其後土庫躲過方塊市街的市區改正,而今幸運地保有廟埕、市集合一的廣場,值得探索一遊。
111年台灣專技建築師設計考試題目:市場複合社區福祉會館,巧合的與20年前91年專技建築師敷地考試題目完全一致,只是當年題目設定在鄉鎮邊緣,基地大,需求量體小;而111年設計題目設定在混雜的市區,基地小、用途需求量體大,然而其回應方式殊無二致。爰整理這20年來的專技設計、敷地考題,並條列如何可單純解題回應,因文長將分上、 下兩期刊出。
- Speak Up 2022雲科盃全國高中職實構築競賽(第4頁)
- 品建築(第10頁)
- 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VI(第10頁)
- 極簡下的複雜與矛盾?重譯密斯與西格拉姆大廈(第14頁)
- 魚夫繪葉 勾起歲月記憶的建築氛圍(第18頁)
- 地方札根 尋回家的味道⸺斗六久安里紅磚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第22頁)
- 歷史台灣 小城故事多⸺兩朝老鎮土庫(第30頁)
- 設敷解題 南向日必照啊!⸺談111年專技建築師考試設計(上篇)(第36頁)
- 案例解析 亞利桑那大學 詩歌中心Ⅳ(第4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