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讀古文, 學智慧:古文觀止名篇中蘊含的智慧
  • 點閱:236
    54人已收藏
  • 作者: 鄭連根著
  • 出版社:新銳文創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新銳文學:15 新銳文學:PG0814
  • ISBN:9789865915070
  • 格式:PDF,JPG
  • 頁數:342
  • 書籍難度(SR):66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一年級

選篇古文觀止三十數篇,並縱觀古今,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修身之道、齊家之理、治國之術、觀世之法等,以期引發讀者閱讀古文的興趣,進而學習古人的智慧。

鄭連根

資深傳媒人,文史學者。199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雜文、隨筆,散見於《南風窗》《同舟共 進》《書屋》《隨筆》《雜文選刊》《雜文月刊》《雜文報》等百餘家報刊,已經出版的著作有《中國古代小說名句賞析》、《濟南老街老巷》(與張繼平合著)、 《塵埃尚未落定》、《前事今識》(繁體字版)、《故紙眉批——一個傳媒人的讀史心得》、《新聞往事》、《昨夜西風——活躍在近代中國的傳教士》等。

  • 《讀古文,學智慧》序 黃波(第3頁)
  • 「家庭和諧,從心開始」―〈鄭伯克段于鄢〉的深意(第11頁)
  • 齊桓公:政治強人的霸業與悲劇—〈齊桓公伐楚盟屈完〉與〈齊桓下拜受胙〉互參(第27頁)
  • 為宋襄公正名—〈子魚論戰〉的前前後後(第45頁)
  • 晉文公的稱霸之路—〈寺人披見文公〉與〈襄王不許請隧〉互參(第53頁)
  • 秦穆公:稱霸西戎話功過(第66頁)
  • 「官二代」實在不好教—〈石碏諫寵州吁〉與〈觸讋說趙太后〉互參(第87頁)
  • 修德重於「問鼎」—〈臧哀伯諫納郜鼎〉與〈王孫滿對楚子〉互參(第100頁)
  • 「只愛一點點」—〈魯共公擇言〉的深意(第116頁)
  • 介之推的「四項基本原則」—〈介之推不言祿〉之前前後後(第122頁)
  • 美輪美奐又如何—〈晉獻文子成室〉與〈凌虛臺記〉互參(第130頁)
  •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從〈敬姜論勞逸〉說起(第140頁)
  • 規矩大多是被領導破壞的—從〈臧僖伯諫觀魚〉說起(第147頁)
  • 不替混帳領導背黑鍋—〈晏子不死君難〉中的智慧(第156頁)
  • 顏斶的底氣和孟子的「三不為」(第171頁)
  • 中國古人的生態倫理—〈里革斷罟匡君〉之解讀(第178頁)
  • 聖賢多樣性—從《伯夷列傳》說起(第184頁)
  • 「辭之懌矣,民之莫矣」—春秋時期的外交辭令(第193頁)
  • 破解李陵困局—由〈李陵答蘇武書〉引發的思考(第205頁)
  • 漢代的人權宣言—值得一贊的〈尚德緩刑書〉(第221頁)
  • 永遠的陶淵明,永恆的桃花源―陶淵明的現代意義(第232頁)
  • 為什麼要「憂道不憂貧」—〈叔向賀貧〉與〈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互參(第248頁)
  • 「正蒙難,法授聖,化及民」—從柳宗元〈箕子碑〉談起(第262頁)
  • 徐元慶復仇案引發的文化論爭—由柳宗元〈駁復仇議〉看中國古代的禮法之爭(第269頁)
  • 勵志人生之歐陽修版—〈瀧岡阡表〉為何能成為千古名篇(第284頁)
  • 「官德」文章與中國傳統文化—〈諫太宗十思疏〉、〈待漏院記〉、〈閱江樓記〉互參(第295頁)
  •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與隱逸文化(第317頁)
  • 後記―讀其書,想見其為人(第329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