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唐宋類書徵引《禮記》資料彙編
  • 點閱:11
    3人已收藏
  • 作者: 何志華, 朱國藩編著
  •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漢達古籍研究叢書
  • ISBN:9789882372139
  • 格式:PDF,JPG
  • 頁數:774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自1998 年開始,先後建立先秦兩漢及魏晉南北朝一切傳世文獻資料庫,然而部分佚書、佚文則未見采錄。此等佚書、佚文,可以借助類書所引重新蒐集。《唐宋類書徵引古籍資料彙編》即利用已建成之類書電子資料庫,對唐宋類書引錄最多的幾種古代文獻,以句列並排的方式對比相同的文獻資料,蒐集有見於唐宋類書的今本文獻之異文,俾能為學者提供便捷之文本資料檢查工具,據此分析今本文獻與引文之異同,探求文本原貌。類書所引而又不見於今本者,列為佚文,重新編排收錄,以進行有系統之文獻輯佚工作。中心現將所有研究成果編排整理,迄今已完成多種重要文獻之彙編資料,諸如《淮南子》、《莊子》、《呂氏春秋》、《左傳》、《禮記》等,並彙輯成書,收入《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禮記》是記載儒家思想學說的重要典籍,孔穎達〈禮記正義〉云:「《禮記》之作,出於孔氏。」又云:「七十二之徒共撰所聞,以為此記。」 其〈禮記正義序〉則曰:「於是博物通人,知今溫古,考前代之憲章,參當時之得失,俱以所見,各記舊聞,錯總鳩聚,以類相附,《禮記》之目,於是乎在。」足見《禮記》的功能和價值。

《禮記》卷目,歷代所載各異,清阮元「為《校勘記》六十有三卷」,卷目與《四庫全書總目》所載同。《禮記》最早由東漢鄭玄編注,隋末唐初陸德明訓音,唐孔穎達等作疏,清阮元纂刊《禮記注疏校勘記》。《禮記注疏校勘記》最早刻本是嘉慶十三年(1808)文選樓刻本(單行本),《續修四庫全書》本《禮記》即據南京圖書館藏文選樓本影印。嘉慶二十一年(1816),阮元命盧宣旬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糾正前本之紕漏訛誤,存疑補闕,考訂精詳,並於每卷正文後詳附校勘。道光六年(1826),南昌府學朱華臨重修阮元校刻之《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將之雕刊刻印,乃最早之善本,多為學者推善。張之洞《書目答問》言:「阮本最於學者有益。」4 本書所引《禮記》,亦以此為底本。


本書蒐羅唐宋重要類書所引《禮記》正文及注文,用資比對今傳世本,考其異同,望能有助於學者《禮記》一書之研究。

  • 《漢達古籍研究叢書》序(第ix頁)
  • 出版說明(第xi頁)
  • 唐宋類書徵引《禮記》資料彙編(第1頁)
    • 序(第3頁)
    • 凡例(第7頁)
  • 禮記(第1頁)
  • 卷一 曲禮上第一(第11頁)
  • 卷二 曲禮上(第24頁)
  • 卷三 曲禮上(第46頁)
  • 卷四 曲禮下第二(第63頁)
  • 卷五 曲禮下(第71頁)
  • 卷六 檀弓上第三(第84頁)
  • 卷七 檀弓上(第99頁)
  • 卷八 檀弓上(第117頁)
  • 卷九 檀弓下第四(第132頁)
  • 卷十 檀弓下(第147頁)
  • 卷十一 王制第五(第171頁)
  • 卷十二 王制(第175頁)
  • 卷十三 王制(第188頁)
  • 卷十四 月令第六(第207頁)
  • 卷十五 月令(第217頁)
  • 卷十六 月令(第242頁)
  • 卷十七 月令(第267頁)
  • 卷十八 曾子問第七(第291頁)
  • 卷十九 曾子問(第299頁)
  • 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第306頁)
  • 卷二十一 禮運第九(第321頁)
  • 卷二十二 禮運(第332頁)
  • 卷二十三 禮器第十(第344頁)
  • 卷二十四 禮器(第355頁)
  • 卷二十五 郊特牲第十一(第361頁)
  • 卷二十六 郊特牲(第369頁)
  • 卷二十七 內則第十二(第383頁)
  • 卷二十八 內則(第400頁)
  •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第415頁)
  • 卷三十 玉藻(第427頁)
  • 卷三十一 明堂位第十四(第442頁)
  • 卷三十二 喪服小記第十五(第454頁)
  • 卷三十三 喪服小記(第458頁)
  • 卷三十四 大傳第十六(第463頁)
  • 卷三十五 少儀第十七(第470頁)
  • 卷三十六 學記第十八(第480頁)
  • 卷三十七 樂記第十九(第491頁)
  • 卷三十八 樂記(第504頁)
  • 卷三十九 樂記(第516頁)
  • 卷四十 雜記上第二十(第530頁)
  • 卷四十一 雜記上(第534頁)
  • 卷四十二 雜記下第二十一(第539頁)
  • 卷四十三 雜記下(第547頁)
  • 卷四十四 喪大記第二十二(第555頁)
  • 卷四十五 喪大記(第562頁)
  • 卷四十六 祭法第二十三(第568頁)
  • 卷四十七 祭義第二十四(第575頁)
  • 卷四十八 祭義(第585頁)
  • 卷四十九 祭統第二十五(第598頁)
  • 卷五十 經解第二十六(第609頁)
    • 哀公問第二十七(第615頁)
    • 孔子燕居第二十八(第619頁)
  • 卷五十一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第624頁)
    • 坊記第三十(第628頁)
  • 卷五十二 中庸第三十一(第638頁)
  • 卷五十三 中庸(第650頁)
  • 卷五十四 表記第三十二(第659頁)
  • 卷五十五 緇衣第三十三(第673頁)
  • 卷五十六 奔喪第三十四(第680頁)
    • 問喪第三十五(第685頁)
  • 卷五十七 服問第三十六(第690頁)
    • 間傳第三十七(第691頁)
  • 卷五十八 三年問第三十八(第695頁)
    • 深衣第三十九(第699頁)
    • 投壺第四十(第701頁)
  • 卷五十九 儒行第四十一(第705頁)
  • 卷六十 大學第四十二(第715頁)
  • 卷六十一 冠義第四十三(第723頁)
    • 昏義第四十四(第726頁)
    • 鄉飲酒義第四十五(第732頁)
  • 卷六十二 射義第四十六(第738頁)
    • 燕義第四十七(第743頁)
  • 卷六十三 聘義第四十八(第745頁)
    •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第750頁)
  • 佚文(第754頁)
紙本書 NT$ 2520
單本電子書
NT$ 176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