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珐琅」,
是金屬工藝與珐琅工藝的復合工藝品。
景泰藍多以紫銅作坯,製成各種造型,
再用金線或銅絲掐成各種花,
中充珐琅釉,經燒製、磨光、鍍金等工序製成。
景泰藍既運用了青銅和燒瓷的傳統技術,又吸收了傳統繪畫和雕刻的技法,製作而成的工藝品造型特異,工藝精美,圖案莊重,色彩富麗,金碧輝煌,富麗典雅。
◤美麗高雅的名稱
景泰藍的正名是「銅胎掐絲珐琅」,俗名是「珐藍」,是一種在金屬表面用玻光釉料進行豪華裝飾的特殊的、高級的珐琅器工藝品。
這種珐琅器工藝品之所以習稱「景泰藍」,主要是因為在明代景泰年間,它無論是在器形、紋飾、色彩等方面都已達到極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藍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綠的天藍,好似琉璃般凝重的鈷藍,像藍寶石般濃郁的寶藍,均無一例外地用來做底色,從而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風格。
◤明代的景泰藍——靈光初顯
明代景泰藍以「宣德」、「景泰」時期為代表,風格渾厚有力,自然豪放,簡樸典雅。銅胎掐絲珐琅的初盛時期是在明代初期,其中年代最早、保存較多的要數宣德時期的景泰藍。
這一時期的景泰藍製品,代表器型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熏等,製作技藝精湛,風格渾厚古雅,絲工紋樣有力,制胎的物質材料有金、銅兩種,紋樣多為西番蓮、饕餮、蕉葉、獅戲球和大明蓮等,釉色多為天藍、寶石藍、淺綠、深綠、紅色、白色和黃色。
◤循規蹈矩的程式化紋樣
比如蕉葉紋,是以芭蕉葉組成帶狀紋飾,特指以蕉葉圖樣作二方連續展開形成的裝飾性圖案。後來又發展了尖頭蕉葉、圓頭蕉葉、弧線蕉葉和曲線蕉葉等,但紋樣還是遵循蕉葉圖樣。
其次,指它的格律性。在景泰藍製品中,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態紋樣都要從工藝技術出發,按照美的原則加以提煉和概括。久而久之形成了格律嚴整、節奏鮮明的技術格式,比如花繪、山水、雲石、錦地等。
- 第一章 解讀景泰藍
- 第一節 美麗高雅的名稱
- 第二節 敢問來自何方
- 第二章 悠久的歷史
- 第一節 明代的景泰藍——靈光初顯
- 第二節 清代的景泰藍——「金壁」輝煌
- 第三節 民國至今——蜿蜒曲折,再現輝煌
- 第三章 景泰藍的類別
- 第一節 物以類聚,器以工分——景泰藍與其他珐琅器
- 第二節 形態各異,琳瑯滿目——景泰藍的花色品種
- 第四章 景泰藍的紋樣
- 第一節 循規蹈矩的程式化紋樣
- 第二節 喜慶祥和的吉祥圖案
- 第五章 景泰藍的製作
- 第一節 萬紫千紅
- 第二節 千錘百煉
- 第三節 溫故知新
- 第四節 傳承創新
- 第六章 景泰藍的收藏與鑑別
- 第一節 景泰藍的收藏:淘盡狂沙始見金
- 第二節 景泰藍的鑑別:撥開雲霧見青天
- 第七章 景泰藍大師
- 第一節 錢美華:師從林徽因,搶救景泰藍
- 第二節 張同祿:中國「第一人」,譽稱「珐琅張」
- 第三節 米振雄:身殘志堅,業精藝高
- 第四節 戴嘉林:中國景泰藍色彩第一人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