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派人把卞和接進王宮,並命令玉石匠精心思索,
剖開石頭,果然從中得到了一塊光潤無瑕、晶瑩光潔的奇寶,
文王再命令工匠將它雕琢成一塊玉璧。
世人為了紀念卞和的發現,便給玉璧取名為「和氏璧」。這就是「和氏璧」的由來。
◤和氏璧的祕密
一些學者認為,「和氏璧」不是一塊玉,因為荊山地區不產玉,玉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較常用常見的東西,並不稀奇,一般人都可以分辨清楚,王宮的玉石匠更不可能不認識玉。因此,當卞和把它獻給楚王時,經驗豐富的內宮玉石匠,絕不會把玉誤認為是一塊普通石頭。
由此可以斷定:卞和獻給楚王的,並非玉,而是玉石匠不認識的、不同於一般玉的另一種奇寶。正因為這種奇寶是第一次被發現,所以任何人都不認識它,都分辨不清。由此可見,一些古籍把「和氏璧」描寫成玉璧,這是誤傳。由於誰也不知道這種奇寶的名稱,所以一些古籍就把它錯寫成珍貴的玉璧,很多學者斷定它根本不是玉。
◤毛公鼎
毛公鼎鼎內銘文,分為左右兩幅,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字裡行間似有陽紋格線。全文首先追述周代國君君主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感嘆現時的不安寧;接著敘述宣王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內外事務,擁有宣布王命的大權。宣王一再教導毛公要勤政愛民,修身養德,並賜給他一些器物以示鼓勵,毛公將此事鑄於鼎上以資紀念。
該銘文筆法端嚴,線條質感飽滿,結體莊重,以至於出土以來,清末的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清末著名書法家李瑞清就曾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郭沫若先生也稱該鼎銘文「抵得上一篇《尚書》」。
◤流光溢彩的「唐三彩」
唐三彩,可以說是唐代宮廷政治和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歷史見證。唐代之後的宋、遼、金朝,都繼承並有所創新和發展了唐三彩的工藝傳統。如宋二彩沉靜素淡的典雅風格,遼三彩濃郁撲面的草原氣息,金三彩祥和安定的生活情趣,使人彷彿置身於和諧美好的世外桃源,極富藝術享受。元、明、清時期,由於以質地堅實緻密、釉色清亮澄澈的青花瓷為代表的瓷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 北京人化石
- 和氏璧的祕密
- 漢墓國寶
- 皇后之璽
- 樂山大佛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 彩繪樂舞雜技俑
- 司母戊方鼎
- 大克鼎
- 毛公鼎
- 莊金獸
- 「青銅史書」史牆盤
- 何尊
- 四羊方尊
- 蓮鶴方壺
- 越王勾踐劍
- 吳王夫差矛、戈、劍
- 銅奔馬
- 流光溢彩的「唐三彩」
- 「一棒雪」寶杯之謎
- 殷墟甲骨文
- 馬王堆漢墓帛書帛畫
- 蚌塑龍虎圖
- 良渚遺址玉器
- 青銅人頭像
- 商代青銅器
- 虢國青銅列鼎
- 仙人台墓地青銅器
- 金縷玉衣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