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84期]:顧好腸胃不生病
-
點閱:102
20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Evergreen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23.07
- 格式:PDF,JPG
- 頁數:148
- 附註:民96年3月起改名為 : 常春樂活, 期數繼續, 第293期(民96年8月)起恢復本刊名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月專題】顧好腸胃不生病
單純的腸胃不舒服,像是感覺胃悶悶的痛,或是吃東西時胃度度,或是老是感覺要拉肚子,千萬不可忽略不管,因為小小症狀可能隱藏著重大疾病的警訊;唯有了解腸胃道疾病發生的位置、原因和症狀,早發現早治療並找出預防之道,才能降低不適症狀帶來的痛苦。
【PART1】4種常見消化道疾病包括現代人很常發生的急性腸胃炎、胃食道逆流,還有令人困擾的腹瀉,以及一會兒便秘、一會兒又腹瀉的腸躁症等4種消化道疾病,了解這些疾病的典型症狀、原因,才不會讓疾病反覆發作影響生活。
【PART2】揪出傷害腸胃壞習慣
生活有哪些壞習慣,若長時間不改變,容易造成腸胃的負擔,進而引發食慾不振、胃脹痛、脹氣,又或者是長期便祕、慢性腹瀉等,更嚴重還可以導致癌細胞入侵腸胃,引爆大腸癌或胃癌等嚴重疾病。
【PART3】10大健胃飲食策略
當胃腸功能不佳時,應避免增加胃腸工作量,首選低刺激、高纖維、低糖、健康油脂、適量蛋白質為大原則,以原型天然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品。
【PART4】5種潤腸助排便好食材
除了選擇潤腸食物來吃之外,還要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作息正常、三餐定食定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攝取足夠的水分,另外,也要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
【特別報導】豆漿、牛奶,哪個比較營養?
豆漿和牛奶都是坊間常見的營養級飲品,不管是冰的或熱的都很順口,也有不同的愛好者,你喜歡喝豆漿、還是愛喝牛奶呢?其實兩者各有各的優缺點,也有各別的營養成分,不管喜歡喝哪一種,都對健康有益處。
【PART1】豆漿是優質蛋白好食物
任何時候喝上一碗香濃的豆漿,不管是熱的或冰的,都令人感覺舒暢,滿滿的蛋白質更為營養加分,喝豆漿的好處有哪些?
【PART2】牛奶富含滿滿鈣質
牛奶除了含有大家熟知的豐富鈣質之外,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鈣質與鐵質的吸收,此外,有助於維持腸道好菌的生長、預防便秘,還有其他的優勢嗎?
<特別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因善生而善終
許多人也許都聽過「安寧條例」、「不急救同意書」、「安樂死」,但你聽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為「病主法」)嗎?其實「病主法」已經在108年1月6日上路執行了,但4年多以來,卻有許多人不知道有這部可以好好善終、在人生旅途盡頭可以無憾地說再見的法令!
病主法的真諦:生者與逝者兩圓滿
人生中最難的課題之一就是「死亡」,當摯愛的人命懸一線時,是否要堅持急救來拼生存?還是選擇讓他好好走?或是病人可以先預立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的決定呢?
病人自主的概念,是一項社會運動
整個醫療環境其實需要同時更新概念,搭配上配套措施,才有辦法做好。希望未來撤除或終止治療後,民眾期望被照顧的方式,無論在家裡或在機構都可以施行。
【PART2】揪出傷害腸胃壞習慣
生活有哪些壞習慣,若長時間不改變,容易造成腸胃的負擔,進而引發食慾不振、胃脹痛、脹氣,又或者是長期便祕、慢性腹瀉等,更嚴重還可以導致癌細胞入侵腸胃,引爆大腸癌或胃癌等嚴重疾病。
【PART3】10大健胃飲食策略
當胃腸功能不佳時,應避免增加胃腸工作量,首選低刺激、高纖維、低糖、健康油脂、適量蛋白質為大原則,以原型天然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品。
【PART4】5種潤腸助排便好食材
除了選擇潤腸食物來吃之外,還要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作息正常、三餐定食定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攝取足夠的水分,另外,也要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
【特別報導】豆漿、牛奶,哪個比較營養?
豆漿和牛奶都是坊間常見的營養級飲品,不管是冰的或熱的都很順口,也有不同的愛好者,你喜歡喝豆漿、還是愛喝牛奶呢?其實兩者各有各的優缺點,也有各別的營養成分,不管喜歡喝哪一種,都對健康有益處。
【PART1】豆漿是優質蛋白好食物
任何時候喝上一碗香濃的豆漿,不管是熱的或冰的,都令人感覺舒暢,滿滿的蛋白質更為營養加分,喝豆漿的好處有哪些?
【PART2】牛奶富含滿滿鈣質
牛奶除了含有大家熟知的豐富鈣質之外,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鈣質與鐵質的吸收,此外,有助於維持腸道好菌的生長、預防便秘,還有其他的優勢嗎?
<特別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因善生而善終
許多人也許都聽過「安寧條例」、「不急救同意書」、「安樂死」,但你聽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為「病主法」)嗎?其實「病主法」已經在108年1月6日上路執行了,但4年多以來,卻有許多人不知道有這部可以好好善終、在人生旅途盡頭可以無憾地說再見的法令!
病主法的真諦:生者與逝者兩圓滿
人生中最難的課題之一就是「死亡」,當摯愛的人命懸一線時,是否要堅持急救來拼生存?還是選擇讓他好好走?或是病人可以先預立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的決定呢?
病人自主的概念,是一項社會運動
整個醫療環境其實需要同時更新概念,搭配上配套措施,才有辦法做好。希望未來撤除或終止治療後,民眾期望被照顧的方式,無論在家裡或在機構都可以施行。
- 編輯筆記 養腸健胃(第4頁)
- 健康新訊(第12頁)
- 專家為什麼說:「少吃高溫燒烤」?最新研究:高溫食物DNA害病證據(第12頁)
- 不想吃太甜?化學人造甜味劑恐害你病!(第13頁)
- 睡不好,原來是吃錯食物(第14頁)
- 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竟能及早發現失智症!(第15頁)
- 專題報導 顧好腸胃不生病(第17頁)
- 4種常見消化道疾病(第18頁)
- 揪出傷害腸胃壞習慣(第24頁)
- 10大健胃飲食策略(第30頁)
- 5種潤腸助排便好食材(第38頁)
- 教授專欄 虛累累、閒道道(台語),談癌因性疲憊(第46頁)
- 醫療保健(第56頁)
- 全台300萬人腦霧!不治療恐陷失智危機(第56頁)
-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擺脫長期鼻胃管飲食(第60頁)
- 吃飯突然喘不過氣,恐為過度換氣症候群(第64頁)
- 攝護腺肥大是良性疾病,卻會影響生活品質(第70頁)
- 男性睪固酮低下,就會有更年期不適(第73頁)
- 中壯年族群別輕忽年輕型失智症(第76頁)
- 名醫系列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 照顧全國最老的地區,打造有溫度的醫療(第82頁)
- 特別報導 豆漿、牛奶,哪個比較營養?(第88頁)
- 豆漿是優質蛋白好食物(第89頁)
- 牛奶富含滿滿鈣質(第94頁)
- 健康生活(第100頁)
- 遇到性騷擾別怕,6方法保護自己(第100頁)
- 疫情壓力大,3件事讓暴食者倍增(第104頁)
- 護腰久戴1部位恐萎縮,正確配戴5原則(第110頁)
- 雙心室再同步節律器,治療心臟衰竭(第130頁)
- 特別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因善生而善終(第116頁)
- 病主法的真諦:生者與逝者兩圓滿(第117頁)
- 病人自主的概念,是一項社會運動(第124頁)
- 保健書摘 藥品、保健食品,使用10大Q&A(第136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