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大腦侷限,
幫助我們記憶、管理、規劃、創造,實現知識與精神的不朽及傳承。
總是忘東忘西,記憶模糊?
永遠資訊過載,無法管理?
阿里巴巴前副總裁、大數據先鋒思想家涂子沛,
提出了一個清晰的解決方案——「第二大腦」,幫助我們的大腦減壓──
什麼是「第二大腦」呢?
第二大腦是我們大腦的數位副本,透過記錄、備份大腦思考經歷過的所有事情形成的。
像是一個外部數位記憶體,可以記錄、保存、組織、檢索大腦中任何有意義的想法、看到的任何有價值的資訊、正在實施的所有計劃和項目、獲得的所有啟發和收穫等等。還可以不斷整合和分析我們的記錄,發現和創建有價值的連結,幫助我們「記憶」和「思考」1+1>2。
如何打造第二大腦?
本書以一款免費、新興的筆記軟體工具「logseq」為範例。
它與傳統筆記軟體不同,無須架構、直覺操作,任何時間隨想隨記。同時具備三大特色:
‧承襲卡片盒筆記術的精神:利用「索引編號」將相關資訊串聯起來成一個知識體系。
‧仿大腦的神經網路:透過「標籤」和「雙向連結」功能,思考每筆資訊的來源和去處。
‧多元強大的筆記管理系統:知識紀錄、待辦項目、個人日記、備忘訊息,一網打盡。
透過這個「第二大腦」可以幫助我們縮短思考時間,做出聰明決策!
透過「第二大腦」,可以幫助我們:
‧清晰管理:實現大量資訊的紀錄和整理,為生物大腦減壓,讓人生更輕鬆、更高效。
‧量化分析:透過對資訊的比對,可以追溯過去、管理現在和規劃未來。
‧聰明決策:借助數位記憶庫縮短思考時間,普通人也可以作聰明決策、發現新創意。
‧家族傳承:借助第二大腦,打造個人遺產,實現知識和精神的不朽和百年傳承。
我們會度過怎樣的一生,
取決於我們一生能獲得什麼樣的訊息以及如何使用它們。
- 封面
- 書名頁
- 推薦序 擁抱AI時代,從活用第二大腦開始 《經濟日報》數位行銷專欄作家/鄭緯筌
- 推薦序 拓寬人生的疆域,創新生命的延續 亞信聯合創始人/田溯寧
- 第一章 為什麼需要第二大腦
- |1|令人恐懼的失憶症和不自知的健忘
- |2|網路不是好的思考工具
- |3|什麼是第二大腦
- |4|本書的目的與結構
- 第二章 構建數位記憶體
- |1|塊:第二大腦的神經元
- |2|標籤:為塊建立人工突觸
- |3|頁:第二大腦的反射區
- |4|構建神經中樞和大腦皮層的意義
- |5|用四個大類分揀一生所有的資訊
- |6|使用全新的、革命性的日記模式
- 第三章 創建高級的思考特質
- |1|構建網狀立體的結構
- |2|洞察、發現新的連結
- |3|人機協作催化新的創意
- |4|使用Query和搜尋的技巧
- |5|改寫、化用和互文:創建新的「腦細胞」
- 第四章 誤區、障礙和方法論
- |1|誤區一:記憶力好≠不需要紀錄
- |2|誤區二:懂了≠不值得紀錄
- |3|大障礙:日常的想法難以紀錄
- |4|兩種建設方法
- 第五章 正在改變的個人遺產和家族傳承
- |1|個人的真正遺產究竟是什麼
- |2|普通人將擁有的不朽之路
- |3|第二大腦如何繼承
- |4|人機協作是真正的未來
- 結語 憑藉人機協作,成為智慧增強人
- 後記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