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坊間愈來愈多以主題為本的
發展性小組,社工經常擔當了教
育者的角色。
本書立足於批判社會工作的精神,
提醒同工要敏於權力,以宏觀視
野帶領小組,強調社工除了知識
傳遞、技巧訓練外,更要以蛻變
(transformational)的視角,帶
出個人成長、人際溝通、組織領
導和社會公義之主題。本書也詳
述在社區這個宏觀的場景進行小
組介入時的微觀技巧,及如何對
應需要、善用活動、關注過程的
關鍵事件以帶出主題。
傳遞、技巧訓練外,更要以蛻變
(transformational)的視角,帶
出個人成長、人際溝通、組織領
導和社會公義之主題。本書也詳
述在社區這個宏觀的場景進行小
組介入時的微觀技巧,及如何對
應需要、善用活動、關注過程的
關鍵事件以帶出主題。
- 「社會工作小組叢書」總序(第III頁)
- 劉序(第VII頁)
- 編者的話(第VIII頁)
- 本書使用說明(第X頁)
- 給社會工作小組組長的信(第1頁)
- E1. 社會工作小組的批判實踐(第2頁)
- E2. 回信:社會工作小組的批判實踐(陳國邦)(第10頁)
- E3. 發展性小組主題:從傳統到蛻變(第14頁)
- E4. 關係先行,技巧在後:帶領社區小組技巧(甘炳光)(第21頁)
- E5. 處理關鍵事件的幾個要點(第26頁)
- E6. 如何平衡主題、任務和過程:以一個初中人際學習小組為例(第30頁)
- 實踐篇(第37頁)
- Ea. 個人成長層面(第38頁)
- Eb. 人際溝通層面(第59頁)
- Ec. 組織領導層面(第104頁)
- Ed. 社會公義層面(第141頁)
- Ee. 專題:義工服務綵排(第191頁)
- Ef. 專題:社工在高繩網之介入角色及軟技巧(第194頁)
- 後記(第202頁)
- 其他參考資料(第204頁)
- 附錄:人數及功能分析表(第206頁)
紙本書 NT$ 490
單本電子書
NT$
34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