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87期]:增強肌力抗骨鬆
-
點閱:117
19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Evergreen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23.10
- 格式:PDF,JPG
- 頁數:148
- 附註:民96年3月起改名為 : 常春樂活, 期數繼續, 第293期(民96年8月)起恢復本刊名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月專題】增強肌力抗骨鬆
身體擁有足夠的肌肉量,不但可以讓體型美觀,更能強健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還能維持新陳代謝及心血管功能,並穩定內分泌系統;相反的,若是肌力不足或肌肉大量流失,許多疾病都會跟著來。
【PART1】肌肉量增多,骨密度跟著變高
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因素,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導致肌肉的品質和量降低而發生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行動不便,嚴重甚至可能失能或臥床,而肌少症又和骨質疏鬆關係密切。
【PART2】偷走行動力壞習慣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知不覺的習慣,可能就是加速骨質流失、肌肉強度下降的原因,趕緊揪出偷走肌肉與鈣質的壞習慣,才能避免肌少症和骨鬆的發生。
【PART3】保持動能關鍵營養素
平日的飲食與肌力、骨質息息相關,掌握關鍵的營養素,融入平日的三餐之中,也可以吃出強健的肌肉和骨質,建議多攝取能夠強化骨頭和肌肉的食物。
【PART4】強化肌力穩住骨質
除了透過平日飲食來強化肌力之外,日常生活中還可經由運動、活動,以及培養日常生活的一些好習慣,來避免骨質流失,還能夠強化肌力並且預防骨鬆,增進整體的健康。
【特別報導】9成腳底痛是足底筋膜炎
在復健科、骨科門診中,有不少40、50、60歲的中年患者抱怨,早上起床腳一著地,腳後跟就痛得要命,那種感覺就像被針刺一樣,痛到寸步難行。小心!這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作祟。而且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因足底疼痛求診的患者中,高達9成以上都是由於足底筋膜炎所引起,尤其好發於中年人。
【PART1】每天起床第一步,腳後跟痛得要命?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足底偏足跟內側的地方會特別疼痛,尤其是早晨剛起床踩地的剎那會特別疼痛,過一段時間後會比較不痛。
【Part2】反覆發作好不了,恐其他關節病變
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會,痛到走不了路時,吃顆止痛藥就好。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足底筋膜炎雖然是小毛病,假使經過反覆治療都未見改善,可能要懷疑是腰、髖、膝、踝等關節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足引起的壞死筋膜炎,甚至是足部腫瘤引起的。
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因素,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導致肌肉的品質和量降低而發生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行動不便,嚴重甚至可能失能或臥床,而肌少症又和骨質疏鬆關係密切。
【PART2】偷走行動力壞習慣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知不覺的習慣,可能就是加速骨質流失、肌肉強度下降的原因,趕緊揪出偷走肌肉與鈣質的壞習慣,才能避免肌少症和骨鬆的發生。
【PART3】保持動能關鍵營養素
平日的飲食與肌力、骨質息息相關,掌握關鍵的營養素,融入平日的三餐之中,也可以吃出強健的肌肉和骨質,建議多攝取能夠強化骨頭和肌肉的食物。
【PART4】強化肌力穩住骨質
除了透過平日飲食來強化肌力之外,日常生活中還可經由運動、活動,以及培養日常生活的一些好習慣,來避免骨質流失,還能夠強化肌力並且預防骨鬆,增進整體的健康。
【特別報導】9成腳底痛是足底筋膜炎
在復健科、骨科門診中,有不少40、50、60歲的中年患者抱怨,早上起床腳一著地,腳後跟就痛得要命,那種感覺就像被針刺一樣,痛到寸步難行。小心!這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在作祟。而且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因足底疼痛求診的患者中,高達9成以上都是由於足底筋膜炎所引起,尤其好發於中年人。
【PART1】每天起床第一步,腳後跟痛得要命?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足底偏足跟內側的地方會特別疼痛,尤其是早晨剛起床踩地的剎那會特別疼痛,過一段時間後會比較不痛。
【Part2】反覆發作好不了,恐其他關節病變
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會,痛到走不了路時,吃顆止痛藥就好。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足底筋膜炎雖然是小毛病,假使經過反覆治療都未見改善,可能要懷疑是腰、髖、膝、踝等關節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足引起的壞死筋膜炎,甚至是足部腫瘤引起的。
- 編輯筆記 肌力是對抗骨鬆關鍵(第4頁)
- 健康新訊(第12頁)
- 60歲以上有高血壓卻沒控制,失智風險激增42%(第12頁)
- 戴防藍光眼鏡恐怕是戴心酸的,研究發現:沒效(第13頁)
- 每天服用阿斯匹靈,有助降低老年性糖尿病風險(第14頁)
- 65歲以上老人每年乖乖打常規疫苗,預防失智症效果達30%(第15頁)
- 專題報導 增強肌力抗骨鬆(第16頁)
- 肌肉量增多,骨密度跟著變高(第18頁)
- 偷走行動力壞習慣(第24頁)
- 保持動能關鍵營養素(第30頁)
- 強化肌力穩住骨質(第36頁)
- 教授專欄 HER2乳癌治療困難重重,備好武器療效佳(第42頁)
- 醫療保健(第52頁)
- 結合中西醫優勢,提供全人照顧治療(第52頁)
- 精神障礙引爆心律不整,中醫調理有撇步(第58頁)
- 婦科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第64頁)
- 吞嚥困難誤以為感冒,急性會厭炎輕忽恐喪命(第68頁)
- 吃進去的膽固醇,不是血中膽固醇(第72頁)
- 名醫系列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李威震 獨創李式公式,締造台灣肝臟移植里程碑(第78頁)
- 特別報導 9成腳底痛是足底筋膜炎(第84頁)
- 每天起床第一步,腳後跟痛得要命(第85頁)
- 反覆發作好不了,恐其他關節病變(第90頁)
- 健康生活(第94頁)
- 穴位按摩+中藥茶飲,強化腸胃健康(第94頁)
- 潔淨肌膚,做好美白第一步(第98頁)
- 居家、辦公室也要注意空汙問題(第104頁)
- 正視寶寶口腔清潔,別讓蛀牙爬入口(第108頁)
- 自願五花大綁搏關注,恐是孟喬森症候群(第114頁)
- 特別報導 手會抖、心跳快,恐是甲狀腺亢進(第120頁)
- 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第121頁)
- 紓壓是治療的關鍵(第125頁)
- 好食主義 別怕痛而不做篩檢,預防乳癌飲食8建議(第130頁)
- 保健書摘(第134頁)
- 治療玫瑰斑,皮膚科院長盤點3方法(第134頁)
- 不老男神好體力,留住青春享幸福(第138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