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名聲、地位、權力、財富,只是增加個人外在裝備嗎?奉承與斥責,相差有多少?美麗與醜陋,差別有多遠?人的生命,宇宙萬物的存在,充滿變化,有生老病死,人生有什麼意義?
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在儒家之外,他開闢了另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其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不但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影響歐美近代思潮。
道家所強調的不只是真誠而已,它更強調「真實」,亦即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看到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從永恆和無限的層面觀察世界,以無心的態度順其自然。
傅佩榮教授從老子的閱世之道、立身之道、治國之道、聖人之道、老子的道,依此五大主題,依序剖析道家的思想精華,說明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傅教授特別注重《老子》傳達的深刻哲理與智慧,以凸顯哲學「愛好智慧」的本義。
本書書末有《道德經》全文,並搭配最詳實精彩的詮釋,學著從道家的角度看待人生,讓一切順其自然,擺脫煩惱與束縛,活得更為自在、瀟灑和愉快。
- 前言 分享老子的智慧(第7頁)
- 第一講 閱世之道(第11頁)
- 相對價值(第12頁)
- 禍福相生(第17頁)
- 慎始慎終(第22頁)
- 功成身退(第27頁)
- 上善若水(第32頁)
- 天地不仁(第36頁)
- 第二講立身之道(第41頁)
- 化解執著(第42頁)
- 自己作主(第47頁)
- 消除煩惱(第51頁)
- 以德報怨(第55頁)
- 和光同塵(第60頁)
- 老子三寶(第65頁)
- 第三講 治國之道(第77頁)
- 四種統治(第79頁)
- 若烹小鮮(第84頁)
- 小國寡民(第89頁)
- 反戰思想(第94頁)
- 民不畏死(第99頁)
- 第四講聖人之道(第107頁)
- 自我反省(第108頁)
- 被褐懷玉(第112頁)
- 不為物役(第116頁)
- 內在覺悟(第120頁)
- 處下居後(第125頁)
- 為而不爭(第129頁)
- 第五講 老子的道(第133頁)
- 儒道之別(第134頁)
- 老子是誰(第140頁)
- 道是什麼(第146頁)
- 道與自然(第152頁)
- 道生萬物(第157頁)
- 悟道之法(第162頁)
- 自足於道(第167頁)
- 附錄 道德經(第173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