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斯坦: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
-
點閱:59
6人已收藏
- 譯自:Sinostan: China's Inadvertent Empire
- 作者: 拉菲羅. 龐圖奇, 亞力山卓司. 皮德森著 , 高紫文譯
- 出版社:麥田出版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麥田國際
- ISBN:9786263105379
- EISBN:9786263105409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210496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專業推薦
吳啟訥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侍建宇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林齊晧 《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
孫超群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中亞事務研究員
葉耀元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廖雲章 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專文導讀 現代中華帝國的形成與內涵 侍建宇
內容鏗鏘有力,主題至關重要。──芮納.米德(Rana Mitter),牛津大學中國近代史與政治學教授,《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記述趣味橫生,觀察入微,讓讀者能深入窺探中亞地區,大部分的評論家都沒發現,中國正在中亞打造新世界。這本書充滿洞見,對中國崛起、中亞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有興趣的人,不可不讀。──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牛津大學全球史教授,《絲綢之路》作者
本書內容豐富、具有洞察力且具娛樂性。讀者能感受到作者敏銳的眼光、精闢的分析與智慧。──卡薩諾娃(Nargis Kassenova),哈佛大學「戴維斯俄國與歐亞研究中心」中亞項目主任
作為研究中國中亞現代歷史的學人,面對中國在中亞這個地理區域所扮演的角色這個議題,我的觀察和結論與《中國斯坦》一書的作者頗有差異,但這可能正是讀者有必要閱讀這部書的理由。這部書───與其他類似主題的知性暢銷書一樣──向讀者呈現出習慣於西方文化體系、知識體系和觀察視角的知識人在面對亞洲,尤其是陌生的亞洲內陸議題時,慣性的思考路徑和推論過程,大有助於讀者感性了解當代西方菁英國際思維的理路。──吳啟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斯坦》讓國際關係學科再度回歸帝國研究,作者提供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讓我們有機會再度思考中華帝國的再崛起形式與內涵。──侍建宇(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我們對中國外交的理解視野,
除了南海、「印太」之外,也應放眼投射至其他亞洲區域;
對一帶一路的看法不應只停留在破壞「既有」國際秩序有多可怕,
而是以中國政權領導人的角度,設想他如何不經意創造出一個「大國」。
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世界。中國的地緣經濟願景如何打亂全球經濟,中國科技如何改造世界,引人注目。然而,在與中國西方邊界接壤的中亞,中國的影響力一直悄悄擴張,滲透深入。在這裡,習近平首度提出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打算建造通往西邊的新絲綢之路。要了解中國的新外交願景及其造成的後果,我們應該到歐亞大陸心臟地帶探究。
在《中國斯坦》這本書裡,兩位廣受讚揚的外交政策專家記述他們遊歷中亞的旅行,關注中亞地區的最新發展,談論中國正在擴張的影響力。他們訪問絲綢之路市集裡的中國商人,翻越偏遠險峻的山區隘口。他們同情阿富汗考古學家,必須負責保全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佛教古蹟,防止古蹟在採礦工程中遭到破壞殆盡。他們訪問滿懷熱血學習漢文的中亞年輕人,同時造訪中亞五國的首都,訪問官員、聽官員訴說他們親眼見證北京日益改變中亞地區。其故事和經歷,闡明了中國的外交政策倡議如何在中亞當地推動,以及如何影響住在這個中國「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裡裡外外的人們。
廖雲章 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專文導讀 現代中華帝國的形成與內涵 侍建宇
內容鏗鏘有力,主題至關重要。──芮納.米德(Rana Mitter),牛津大學中國近代史與政治學教授,《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記述趣味橫生,觀察入微,讓讀者能深入窺探中亞地區,大部分的評論家都沒發現,中國正在中亞打造新世界。這本書充滿洞見,對中國崛起、中亞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有興趣的人,不可不讀。──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牛津大學全球史教授,《絲綢之路》作者
本書內容豐富、具有洞察力且具娛樂性。讀者能感受到作者敏銳的眼光、精闢的分析與智慧。──卡薩諾娃(Nargis Kassenova),哈佛大學「戴維斯俄國與歐亞研究中心」中亞項目主任
作為研究中國中亞現代歷史的學人,面對中國在中亞這個地理區域所扮演的角色這個議題,我的觀察和結論與《中國斯坦》一書的作者頗有差異,但這可能正是讀者有必要閱讀這部書的理由。這部書───與其他類似主題的知性暢銷書一樣──向讀者呈現出習慣於西方文化體系、知識體系和觀察視角的知識人在面對亞洲,尤其是陌生的亞洲內陸議題時,慣性的思考路徑和推論過程,大有助於讀者感性了解當代西方菁英國際思維的理路。──吳啟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斯坦》讓國際關係學科再度回歸帝國研究,作者提供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讓我們有機會再度思考中華帝國的再崛起形式與內涵。──侍建宇(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副研究員)
我們對中國外交的理解視野,
除了南海、「印太」之外,也應放眼投射至其他亞洲區域;
對一帶一路的看法不應只停留在破壞「既有」國際秩序有多可怕,
而是以中國政權領導人的角度,設想他如何不經意創造出一個「大國」。
中國的崛起正在改變世界。中國的地緣經濟願景如何打亂全球經濟,中國科技如何改造世界,引人注目。然而,在與中國西方邊界接壤的中亞,中國的影響力一直悄悄擴張,滲透深入。在這裡,習近平首度提出宏大的「一帶一路」倡議,打算建造通往西邊的新絲綢之路。要了解中國的新外交願景及其造成的後果,我們應該到歐亞大陸心臟地帶探究。
在《中國斯坦》這本書裡,兩位廣受讚揚的外交政策專家記述他們遊歷中亞的旅行,關注中亞地區的最新發展,談論中國正在擴張的影響力。他們訪問絲綢之路市集裡的中國商人,翻越偏遠險峻的山區隘口。他們同情阿富汗考古學家,必須負責保全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佛教古蹟,防止古蹟在採礦工程中遭到破壞殆盡。他們訪問滿懷熱血學習漢文的中亞年輕人,同時造訪中亞五國的首都,訪問官員、聽官員訴說他們親眼見證北京日益改變中亞地區。其故事和經歷,闡明了中國的外交政策倡議如何在中亞當地推動,以及如何影響住在這個中國「不經意創造的中亞帝國」裡裡外外的人們。
- 導讀 現代中華帝國的形成與內涵
- 作者序
- 引言 西行之旅
- 第一章 天山之外
- 第二章 開發新邊疆
- 第三章 及時雨
- 第四章 絲綢之路,或人造纖維之路?
- 第五章 阿姆河畔的孔子學院
- 第六章 傳揚「上海精神」
- 第七章 新萬里長城
- 第八章 承接阿富汗問題?
- 第九章 聯繫全球──絲綢之路經濟帶
- 結語 西進,不經意創造的帝國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