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 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從排行順序迷思, 到規避損失心態, 透過心理學搞懂你為何這樣想、那樣做!
-
點閱:550
414人已收藏
- 譯自:How do we know ourselves?:curiosities and marvels of the human mind
- 作者: 大衛. G. 邁爾斯(David G. Myers)著 , 朱家鴻譯
- 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3
- ISBN:9786267384077
- EISBN:9786267384084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亞馬遜「非虛構類」編輯精選
「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史帝芬.品克等人盛讚!
賺2500的甲股 vs 賠5000的乙股,該賣掉哪一支?
大部分的人都會貪圖獲利賣掉甲股,但其實賣掉乙股及時停損才是上策。
這種規避損失的心態,正是「厭惡剝奪效應」作祟!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數百萬學生透過大衛.邁爾斯的教科書中習得心理學知識。為了創作這些書籍,也為了滿足自己對人類心智無盡的好奇心,邁爾斯密切關注權威期刊,時刻掌握心理科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集結邁爾斯發現的奇妙真理,是一本以人為本發人深省的知識趣聞書籍,40個篇章蘊含著他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洞察,羅列出千奇百怪的行為現象與各種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只為了回答這個哲學、歷史、科學都在苦苦追尋的萬年問題──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本書主題涵蓋廣泛,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害怕犯錯、一再聽錯歌詞,還揭示促進人際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原來是散步、歐巴馬總統的服裝顏色竟暗中影響了他的決策。邁爾斯還探討到人類直覺的強大力量和潛在危險。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智慧使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並過上更快樂的生活。
你每天都會這樣想、那樣做,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選擇性注意力──我可以一心二用!
你其實沒辦法。實驗證明,當你專注在做某件事時,就算一隻猩猩從你眼前經過,你也可能會看不見,所以別再一邊開車一邊滑手機了!
★出生順序效應──家中排行老大,事事都比弟弟妹妹強。
大錯特錯!實驗證明,並沒有所謂老大得到的關愛比較多,所以比較優秀一說,這是心理學界難以根除的「殭屍觀念」!
★鎂光燈效應──我穿得跟昨天一樣,大家好像都在看我!
是你自我意識過剩了。實驗證明,其實多數人都像你一樣,忙著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眼光,根本沒空注意到你,所以放寬心吧!
★自利性偏誤──這次拿下大單,我是最大功臣!
真的嗎?研究發現人們常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而且喜歡把功勞與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並在犯錯或失誤時把錯推到別人或外部因素頭上。
★後見之明偏誤──我早就知道會那支股會漲了!
不,你不知道。實驗證明,你只是個根據結果自說自話的「事後諸葛」而已!結果好,你就會說「我早知道」;結果不好,你也會說「我早知道」。
這無疑是一本詳實的心理學科普書,讀者會曉得哪些科學因素和迷思默默地支配著人類的行為 與思考,並透過掌握這些資訊反過來掌握自身,認識自己不為人知(甚至連自己也不知)的一面。
本書特色
★40則心理學實驗的奇聞趣事,搞懂人類行為與思考背後的科學因素
★掌握人類清奇的腦迴路,利用知識反思自身,過上更快樂的生活!
專業推薦
海苔熊|Podcaster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國際讚譽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一部曠世巨作,每一章都是著名心理學家大衛.邁爾斯對人類經驗的精闢見解。在我的記憶中,沒有哪本書能比得過這本,它不僅回答了人為何會這樣思考、感受和行動等問題,同時也讓讀者興味盎然,想要更深入挖掘。我愛死這本書了!」──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作者
「四十年來,大衛.邁爾斯一直是向外界傳播心理學最重要的橋梁。現在,我們有幸瞭解到他內心的想法,以及他對於人類和未來的智慧之見。這是一位偉大心理學家的巔峰之作。」──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希望迴路》(The Hope Circuit,暫譯)作者
「在四十篇短小精悍、引人入勝的文章中,大衛.邁爾斯提供了思考方向以及生活智慧,讓人得以在這敵意日益增加的世界中,過上有意義、有連結的人生。」──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作者、《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共同作者
「心理學家常常感到沮喪,因為我們的科學無法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他們無從知曉人為何這麼做、如何理解彼此,以及該怎麼用運用這些知識過上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然而,對心理學瞭若指掌的大衛.邁爾斯在本書中展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這些文章既有科學的責任感,又充滿了對生活、心智和社會的洞察力。」──史帝芬.品克(Steven Pinker)《心智探奇》作者
「這是一本詼諧幽默、令人愉快的書,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內容。」──《柯克斯書評》(Kirkus)
「本書讀起來相當舒適,行文流暢,無一絲不通順之處,同時也吸引讀者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強烈推薦給那些對心理學、自助、反思感興趣以及渴望瞭解社會的人。」──《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評論
「對人類心智的概述,易讀又富有啟發性。」──《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數百萬學生透過大衛.邁爾斯的教科書中習得心理學知識。為了創作這些書籍,也為了滿足自己對人類心智無盡的好奇心,邁爾斯密切關注權威期刊,時刻掌握心理科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集結邁爾斯發現的奇妙真理,是一本以人為本發人深省的知識趣聞書籍,40個篇章蘊含著他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洞察,羅列出千奇百怪的行為現象與各種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只為了回答這個哲學、歷史、科學都在苦苦追尋的萬年問題──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本書主題涵蓋廣泛,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害怕犯錯、一再聽錯歌詞,還揭示促進人際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原來是散步、歐巴馬總統的服裝顏色竟暗中影響了他的決策。邁爾斯還探討到人類直覺的強大力量和潛在危險。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智慧使讀者能夠反思自己的行為,並過上更快樂的生活。
你每天都會這樣想、那樣做,但究竟是為什麼呢?
★選擇性注意力──我可以一心二用!
你其實沒辦法。實驗證明,當你專注在做某件事時,就算一隻猩猩從你眼前經過,你也可能會看不見,所以別再一邊開車一邊滑手機了!
★出生順序效應──家中排行老大,事事都比弟弟妹妹強。
大錯特錯!實驗證明,並沒有所謂老大得到的關愛比較多,所以比較優秀一說,這是心理學界難以根除的「殭屍觀念」!
★鎂光燈效應──我穿得跟昨天一樣,大家好像都在看我!
是你自我意識過剩了。實驗證明,其實多數人都像你一樣,忙著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眼光,根本沒空注意到你,所以放寬心吧!
★自利性偏誤──這次拿下大單,我是最大功臣!
真的嗎?研究發現人們常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而且喜歡把功勞與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攬,並在犯錯或失誤時把錯推到別人或外部因素頭上。
★後見之明偏誤──我早就知道會那支股會漲了!
不,你不知道。實驗證明,你只是個根據結果自說自話的「事後諸葛」而已!結果好,你就會說「我早知道」;結果不好,你也會說「我早知道」。
這無疑是一本詳實的心理學科普書,讀者會曉得哪些科學因素和迷思默默地支配著人類的行為 與思考,並透過掌握這些資訊反過來掌握自身,認識自己不為人知(甚至連自己也不知)的一面。
本書特色
★40則心理學實驗的奇聞趣事,搞懂人類行為與思考背後的科學因素
★掌握人類清奇的腦迴路,利用知識反思自身,過上更快樂的生活!
專業推薦
海苔熊|Podcaster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國際讚譽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一部曠世巨作,每一章都是著名心理學家大衛.邁爾斯對人類經驗的精闢見解。在我的記憶中,沒有哪本書能比得過這本,它不僅回答了人為何會這樣思考、感受和行動等問題,同時也讓讀者興味盎然,想要更深入挖掘。我愛死這本書了!」──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作者
「四十年來,大衛.邁爾斯一直是向外界傳播心理學最重要的橋梁。現在,我們有幸瞭解到他內心的想法,以及他對於人類和未來的智慧之見。這是一位偉大心理學家的巔峰之作。」──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希望迴路》(The Hope Circuit,暫譯)作者
「在四十篇短小精悍、引人入勝的文章中,大衛.邁爾斯提供了思考方向以及生活智慧,讓人得以在這敵意日益增加的世界中,過上有意義、有連結的人生。」──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作者、《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共同作者
「心理學家常常感到沮喪,因為我們的科學無法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他們無從知曉人為何這麼做、如何理解彼此,以及該怎麼用運用這些知識過上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然而,對心理學瞭若指掌的大衛.邁爾斯在本書中展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這些文章既有科學的責任感,又充滿了對生活、心智和社會的洞察力。」──史帝芬.品克(Steven Pinker)《心智探奇》作者
「這是一本詼諧幽默、令人愉快的書,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內容。」──《柯克斯書評》(Kirkus)
「本書讀起來相當舒適,行文流暢,無一絲不通順之處,同時也吸引讀者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強烈推薦給那些對心理學、自助、反思感興趣以及渴望瞭解社會的人。」──《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評論
「對人類心智的概述,易讀又富有啟發性。」──《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 版權頁
- 前言
- 第1部 認識自我行為的心理學
- 第1章 生日數字效應,隱晦的自我主義
- 第2章 分心盲視,注意力的神奇現象
- 第3章 耳誤詞,聽錯歌詞背後的真相
- 第4章 情緒與行為,反映真實自己
- 第5章 意識與無意識,人的左右臂膀
- 第6章 慣性生活,給大腦喘息的空間
- 第7章 直覺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第8章 輕忽機率偏誤,不合理的恐懼
- 第9章 我早就知道了!事後諸葛誰都會
- 第10章 道德近視,正義的魔人
- 第11章 行為實證,自我應驗的期待
- 第12章 自利性偏誤,功勞苦勞都歸我
- 第2部 探索人我關係的心理學
- 第13章 一生受益的謙遜美學
- 第14章 出生順序效應,不滅的殭屍觀念
- 第15章 意識清晰的死亡體驗
- 第16章 創傷,揮之不去的情緒經歷
- 第17章 厭惡剝奪效應,規避損失的心態
- 第18章 人以群分,去極化的三方向
- 第19章 鎂光燈效應,過剩的自我意識
- 第20章 分歧導致衝突,同源也相斥
- 第21章 逆風而行,帶來新知與變革
- 第22章 井底之蛙,無知助長自信
- 第23章 社群媒體效應,下降的幸福感
- 第24章 社會促進,有人在看功倍事半?
- 第25章 微友情,萍水相逢的幸福學
- 第26章 人際關係細水長流的秘訣
- 第27章 自戀,黑暗三人格之一
- 第3部 連結世界萬象的心理學
- 第28章 遺傳與環境,人格的經緯線
- 第29章 心靈同步,散步與合唱的奇效
- 第30章 行為干預,撥亂反正的利器
- 第31章 「失敗履歷」,更能激勵人心
- 第32章 將死之人,心寬而無懼
- 第33章 接觸效應,交集能沖淡偏見
- 第34章 破解內隱偏見,道阻且長
- 第35章 潛移默化,政治變色龍的養成
- 第36章 確認偏誤,無視質疑的信念
- 第37章 被「低頭症」綁架的人際關係
- 第38章 心理收益,錢再多也買不來
- 第39章 單純曝光效應,熟悉催生信念
- 第40章 無法複製的實驗,動搖的公信力
- 謝詞
- 關於作者
- 註釋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