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310期 【建築台灣】擦亮空間記憶: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本期封面★
攝影/鄭映航
建於一九二五年的林懋陽故居(一德洋樓),融合了閩日洋三種建築語彙,更融入了部分戰後的眷村建築,總共匯集了二○年代、三○年代、五○年代等多個時代的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些歷史建築過去大都被隱蔽在城市角落,歷經搶救保存活化再利用的過程,為城市留下獨一無二的歷史與人物故事。
★建築台灣★
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恍若時空座標,見證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歷經修復後再次敞開大門,讓世人能夠欣賞其建築之美。
──擦亮空間記憶: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撰文/鄭勝奕 攝影/鄭映航
★自然寫真★
東方蜂鷹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中低海拔到高冷山區的森林,食性偏好野生蜂類,蜂農無意間的舉動,與蜂鷹共生,成全了里山精神。
──蜂鷹‧里山‧觀察中
撰文/白宜君
★安老想望★
非親非故,這嬤孫倆在閒置的小學校園相遇,一邊幼兒園一邊日照據點,用有限的社福加民間資源做混齡共生、青銀共居,乃超高齡社會當務之急。
──台版共生的實踐:門裡門外都是家
撰文/胡毋意 攝影/安培淂
★一方印記★
泰國清萊府茶房村光復中學校,簡陋校舍傳來朗朗書聲。三十年前得知泰北無證僑生處境,劉小華自此走上為泰緬孤軍後裔爭取身分的抗爭之路。
──情牽泰北:回首來時路
撰文/劉小華 攝影/李文傑
★探索世界★
馬納斯從居住的公寓俯瞰整座城市。和眾多來到這裡的印度同胞一樣,曾經對於杜拜有過美好想像,然而,殘酷的現實迫使他們夢醒。
──謀生之道:印度移工在杜拜
撰文.攝影/Mario Heller/Panos Pictures
★探索世界★
澳洲原住民以火作為工具,在極端氣候下保育土地。每年旱季期間,護林員延續著數萬年來祖先傳承的技能,進行火災管理來防止野火肆虐。
──向土地燎原學習:以火制火的技能重返現代
撰文.攝影/Matthew Abbott/Panos Pictures
★自然寫真★
十四年來,印尼爪哇動物救援組織已成功野放了六百多隻爪哇懶猴。自然棲地減少、被非法收養等是懶猴減少之因。為使其重返森林,花費更大成本。
──搶救極危物種:爪哇懶猴
撰文.攝影/Garry Lotulung
★探索世界★
掀開紅領巾、披戴蓋頭,靈媒不再是自己,而是神明附身的媒介。以母神為本的越南母道宗教由來已久,近期被納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非宗教的宗教:越南的母道信仰
撰文/Fabio Santopietro 攝影/Carlo Bevilacqua
★經典書摘★
從未脫離戰爭風暴中心的加薩,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這位台灣無國界醫師去年走進加薩戰場,也為戰火中人見證與發聲。
──加薩日記:來自台灣的無國界醫生前線人員在加薩的第一手見聞
撰文/洪上凱 圖片/玉山社提供
建於一九二五年的林懋陽故居(一德洋樓),融合了閩日洋三種建築語彙,更融入了部分戰後的眷村建築,總共匯集了二○年代、三○年代、五○年代等多個時代的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些歷史建築過去大都被隱蔽在城市角落,歷經搶救保存活化再利用的過程,為城市留下獨一無二的歷史與人物故事。
★建築台灣★
隱身於高雄新興區的都市農園「逍遙園」,恍若時空座標,見證高雄城市的演變和發展。歷經修復後再次敞開大門,讓世人能夠欣賞其建築之美。
──擦亮空間記憶: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撰文/鄭勝奕 攝影/鄭映航
★自然寫真★
東方蜂鷹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中低海拔到高冷山區的森林,食性偏好野生蜂類,蜂農無意間的舉動,與蜂鷹共生,成全了里山精神。
──蜂鷹‧里山‧觀察中
撰文/白宜君
★安老想望★
非親非故,這嬤孫倆在閒置的小學校園相遇,一邊幼兒園一邊日照據點,用有限的社福加民間資源做混齡共生、青銀共居,乃超高齡社會當務之急。
──台版共生的實踐:門裡門外都是家
撰文/胡毋意 攝影/安培淂
★一方印記★
泰國清萊府茶房村光復中學校,簡陋校舍傳來朗朗書聲。三十年前得知泰北無證僑生處境,劉小華自此走上為泰緬孤軍後裔爭取身分的抗爭之路。
──情牽泰北:回首來時路
撰文/劉小華 攝影/李文傑
★探索世界★
馬納斯從居住的公寓俯瞰整座城市。和眾多來到這裡的印度同胞一樣,曾經對於杜拜有過美好想像,然而,殘酷的現實迫使他們夢醒。
──謀生之道:印度移工在杜拜
撰文.攝影/Mario Heller/Panos Pictures
★探索世界★
澳洲原住民以火作為工具,在極端氣候下保育土地。每年旱季期間,護林員延續著數萬年來祖先傳承的技能,進行火災管理來防止野火肆虐。
──向土地燎原學習:以火制火的技能重返現代
撰文.攝影/Matthew Abbott/Panos Pictures
★自然寫真★
十四年來,印尼爪哇動物救援組織已成功野放了六百多隻爪哇懶猴。自然棲地減少、被非法收養等是懶猴減少之因。為使其重返森林,花費更大成本。
──搶救極危物種:爪哇懶猴
撰文.攝影/Garry Lotulung
★探索世界★
掀開紅領巾、披戴蓋頭,靈媒不再是自己,而是神明附身的媒介。以母神為本的越南母道宗教由來已久,近期被納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非宗教的宗教:越南的母道信仰
撰文/Fabio Santopietro 攝影/Carlo Bevilacqua
★經典書摘★
從未脫離戰爭風暴中心的加薩,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這位台灣無國界醫師去年走進加薩戰場,也為戰火中人見證與發聲。
──加薩日記:來自台灣的無國界醫生前線人員在加薩的第一手見聞
撰文/洪上凱 圖片/玉山社提供
- 【編者的話】
- 【經典人生】食存五觀,自然常樂
- 【經典札記】美麗之島的韌性與哀愁
- 【杏林筆記】讓醫學生看到的是生病的「人」,而不只是「疾病」
- 【科學手記】希格斯去世與高能物理的嬗變
- 【建築台灣】擦亮空間記憶 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
- 【自然寫真】
- 蜂鷹.里山.觀察中
- 搶救極危物種——爪哇懶猴
- 【安老想望】台版共生的實踐 門裡門外都是家
- 【一方印記】情牽泰北 回首來時路
- 【探索世界】
- 謀生之道 印度移工在杜拜
- 向土地燎原學習 以火制火的技能重返現代
- 非宗教的宗教 越南的母道信仰
- 【經典書摘】加薩日記 來自台灣的無國界醫生 前線人員在加薩的第一手見聞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6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