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1-22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童年的美術館——兒童與藝術共融的機構實踐與思考
------
本次專題聚焦這一交錯著教育學、心理學、博物館學、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等眾多跨域內容的主題,主要將之置於美術館/博物館的營運、策畫與實踐層面上觀察。博物館學學者黃心蓉為我們爬梳國際上主流與特色型的實踐脈絡;具實務與理論學習背景的王惇蕙聚焦於近年來開始在國際上被廣泛討論、實踐且理論化的「兒童友善博物館」課題;有著許多兒童設計實務經驗與思考的林宇儂則從自身工作出發,透過描繪具體的實務場景探討兒童參與藝術策展的多元可能。
專題的另一部分,則由編輯部分別訪談觀察在此領域多有深耕的美術館、博物館,幾篇整理報導依各館設立兒童空間的時間排序:高雄市立美術館兒童美術館(2005年)、國立臺灣美術館(兒童遊戲室2005年、臺灣兒童藝術基地2022年)、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200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學藝中心(2008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2014年)、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2018年、青埔館2024年)。希冀以此勾勒出臺灣美術館、博物館在兒童藝術機構營運、策展、活動規畫等方面的總體樣貌及各自特色,成為我們持續彼此借鑒、共同前進的一份備忘,與更遠的未來、更廣的世界共鳴。(企劃/嚴瀟瀟)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一段演講開場白帶來的啟示∣嚴瀟瀟(第24頁)
- COLUMN 今專欄(第26頁)
- 從富邦美術館的門票爭議談起∣王嘉驥(第26頁)
- 大學焚琴煮鶴烹文資∣蕭文杰(第28頁)
- 次仁・夏爾巴 打開喜馬拉雅當代藝術之窗∣洪三雄(第30頁)
- 關於PDF看藝術∣姚謙(第32頁)
- 掀開故宮博物院山洞面紗之後……∣簡秀枝(第34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曾以帝展為壯志,卻依父命改從商——背負家族宿命的黃瓊源∣林晏(第36頁)
- ARTIST 藝術家 畫廊主眼中,那「又野又雅」的藝術家許雨仁 采泥藝術林清汶談許雨仁∣嚴瀟瀟(第38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42頁)
- 靈光不滅的臺灣美術先驅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的回顧與展望∣楊椀茹(第42頁)
-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朱貽安(第46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第50頁)
- 童年的美術館 兒童與藝術共融的機構實踐與思考∣嚴瀟瀟(第50頁)
- 從美學教育到參與創造 各國兒童博物館與美術館兒童區的發展趨勢∣黃心蓉(第52頁)
- 友善兒童的博物館:以兒童博物館學為取徑∣王惇蕙(第56頁)
- 為兒童設計,也跟孩子一起設計:兒童參與藝術策展的多元可能∣林宇儂(第61頁)
- 從遊戲中發掘創造性與學習的本能 高雄市立兒童美術館∣朱貽安(第66頁)
- 給未來世代美感教育的幾種可能樣貌 國立臺灣美術館兒童藝術基地∣章郡榕(第68頁)
- 如何「種活藝術的種子」? 「以兒童為中心」的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嚴瀟瀟(第70頁)
- 從歷史殿堂到親子樂園:探索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兒童策展經驗∣朱佑霖(第72頁)
- 不只是年齡上的「兒童」,開放給所有藝術上的「兒童」:作為藝術入口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李京樺(第74頁)
- 軟體先行、經驗探索下的兒童╱全齡美術館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從八德到青埔∣嚴瀟瀟(第76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78頁)
- 我其實沒想過這些電影製作者是如此嚴肅:特寫你哥影視社《公園》製作方法∣陳思宇(第78頁)
- 超現實主義百年記持:日本超現實繪畫與映照至臺灣的微光倒影∣陳飛豪(第80頁)
- 2024年惠特尼雙年展:認同政治外的政治∣朱峯誼(第84頁)
- 在黑暗中共同「體」會不可能再現、理解∣詹育杰(第88頁)
- 芭芭拉.赫普沃斯,全球行情最高的女性藝術家之一∣Artprice.com(第92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94頁)
- 因典範而收藏,因收藏而典範 青春印記—收藏家龔玉葉與她的畫家朋友們∣洪威喆(第94頁)
- 致,闖關成功的你 麥影彤二「藝術生還者」個展∣楊椀茹(第96頁)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2024台中藝術博覽會ART TAICHUNG 全球局勢的牽動:在台中藝博望向蛻變中的時代∣2024台中藝術博覽會(第9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