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科技、醫療與社會 [issue 38]
  • 點閱:7
    3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作者: 科技、醫療與社會學會主編
  • 出版社: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出版年:2024.04
  • 格式:PDF,JPG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11

本期雜誌簡介

洪廣冀、賴炣妌
編輯室報告

研究論文
王安琪
臨終如何居家?常民照護實作與專門技能
林子勤
試囡仔:注意力不足/過動孩童家長的另類醫療經驗
何俊頤
追尋「夠用」的環境資料:戰後臺灣地下水治理的技術官僚與分層政治
曾雅榮
許厝分校遷校爭議是一場「被製造的科學爭議」嗎?

研究紀要
鄭雅文、黃怡翎
臺灣工作壓力問題的演變與政策發展:多元流模式分析
梁廷毓
臺灣的「飛碟學」發展之初探(1975-2005)


書評
徐郁縈
在社會生活中流轉的血液:評Carsten, Janet (2019).
Blood Work: Life and Laboratories in Penang.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雜誌簡介
 
《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英文名為 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誠如其名,乃是專門刊載以「科學、技術和醫療」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論文之刊物。本刊前身為1993年創刊的英文期刊 Taiwanese Journal for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該期刊以刊載哲學和(中國)科學史的英文論文為主,乃是台灣哲學社群與科學史社群合作以期進入國際學術界的嘗試。1998年該刊出版第十期之後,其編委會為了因應學術社群的擴大與專業化,決定將該刊一分為二,各自由「哲學」和「科學史」社群來負責重新發行。本刊就此誕生於「科學史」一邊的社群之手。
 
自1980年代以來,國際學術界起了很大的變化,新興的「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以燎原之勢擴展全球。當時出身於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這些老研究傳統的年輕學者們,一方面發展了全新的方法、觀點和理論,另方面則大舉開闢研究疆域,把技術和醫療納入領地。經過二十多年來的耕耘,為「科技」與「社會」搭建橋樑的STS已成為當代學術圖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STS強調「社會」對於科技發展的關鍵性,科技、醫療與社會的互動順勢成為STS的核心議題。台灣的學術社群,也在1990年代間感受到這股國際學界的波動,又由於「科技與社會」確實觸及台灣當代社會的關鍵需求,加上倡議者的長期努力,都促使越來越多年輕學者投入STS研究,從而澆灌了台灣STS社群的成長與茁壯。

  • 洪廣冀、賴炣妌 編輯室報告(第vii頁)
  • 研究論文(第1頁)
    • 王安琪 臨終如何居家?常民照護實作與專門技能(第1頁)
    • 林子勤 試囡仔:注意力不足/過動孩童家長的另類醫療經驗(第67頁)
    • 何俊頤 追尋「夠用」的環境資料:戰後臺灣地下水治理的技術官僚與分層政治(第125頁)
    • 曾雅榮 許厝分校遷校爭議是一場「被製造的科學爭議」嗎?(第193頁)
  • 研究紀要(第243頁)
    • 鄭雅文、黃怡翎 臺灣工作壓力問題的演變與政策發展:多元流模式分析(第243頁)
    • 梁廷毓 臺灣的「飛碟學」發展之初探(1975-2005)(第295頁)
  • 書評 徐郁縈 在社會生活中流轉的血液:評Carsten, Janet (2019). Blood Work: Life and Laboratories in Penang.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第345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11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