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結合科學與謀殺!
★亞馬遜分類榜NO.1、編輯精選最佳非虛構作品
★入圍Goodreads 2022年度最佳非虛構作品
瓶子裡人畜無害的化學物質,怎麼會變成屍體裡發現的毒?
毒物如何在分子、細胞和生理層面破壞人體運作?
不幸中毒時,有辦法自救嗎?
融合真實犯罪、現代科學、醫學史和英式幽默,
深入探討最病態、最冷酷、最算計的――毒殺。
毒藥在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使用的意圖
在各種殺人手法之中,只有少數像毒藥那樣令人產生奇特的病態迷戀。與衝動謀殺相比,毒殺涉及事前規畫與冷酷的算計,需要預先籌劃並了解受害者的習慣,也必須考慮如何下毒。有些毒藥只要幾分鐘就能奪人性命,有些則可長期慢性下毒,最終導致受害者死亡。
這本書探討了11種毒物的性質,以及它們如何在分子、細胞和生理層面影響人體。每種毒藥都有獨特的致死機制,受害者經歷的各種症狀往往都是線索,有助於找出他們被下了什麼毒。在少數情況下,這些知識有助於給予適當治療,讓受害者能完全康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算知道是什麼毒物也沒有幫助,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毒物是致命的,但科學家已經使用與毒物完全相同的化學物質來梳理細胞和器官內部的分子和細胞機制,開發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的新藥。例如,透過研究毛地黃植物中的毒物如何影響身體,成功研發出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的藥物。現代外科手術時使用的常規藥物,也是透過了解顛茄如何影響人體運作後問世,這種藥物除了能預防術後併發症,還能治療在化學戰中受害的士兵。由此可知,毒藥只是一種化學物質,沒有好壞之分,差異只在於使用的意圖是要保護生命,或是奪走生命。
了解受害者的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幫助,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氰化物是人類已知效果最快的毒藥之一,淡淡的杏仁香味是其最著名的特徵,但有20%到40%的人根本無法察覺這種氣味。
▲磨細的砷粉可以很輕易地與兩茶匙可可和牛奶或沸水混合,而且不會有任何難聞的氣味或味道。慢性砷中毒的常見特徵,是皮膚出現黑斑。
▲烏頭被稱為「毒藥女王」,只要一、二毫克就能致命,即使送到醫院搶救,95%的患者還是撐不過去。
▲阿托品中毒的症狀之一是嚴重的口乾舌燥。將它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幾分鐘內就能感覺到作用,加在食物或飲料中,可能會在15分鐘內出現效果。
▲氯中毒沒有解毒劑,使受害者遠離氯,是最重要也是必須直接採取的步驟。在那之後,確保患者繼續呼吸是唯一能做的事。
▲鉀中毒也沒有解毒劑,只能透過透析和利尿劑,協助腎臟排泄多餘的鉀。
下毒的四種途徑
▲▲鄭重警告:以下資訊僅供教育目的,請勿輕易嘗試!▲▲
1.被吃掉或喝掉,透過腸道進入體內
2.吸入肺部
3.直接透過皮膚吸收
4.透過注射到肌肉或血液中進入體內
凶手選擇何種方式讓毒物進入受害者體內,取決於毒物的性質。儘管有毒氣體已被用於殺戮,但這涉及一定的技術難度,並不實用,而且難以針對特定個人。
透過眼睛和嘴巴的皮膚或黏膜吸收可能非常有效:凶手不必與受害者有任何接觸,甚至在中毒當下還能留在附近。光是將毒藥塗抹在受害者即將接觸的物品上,就足以導致死亡。
混合在食物或飲料中,為大多數毒物提供了簡單的途徑,特別適用於固體結晶毒物,因為簡單灑在飯菜上或溶解在飲料中就好了。
有些毒物必須注射到體內才能發揮作用,有時候是因為毒藥是一種蛋白質,如果加入食物攝取,就很容易被腸胃分解。此外,凶手一定要離受害者夠近才能注射毒物。
※特別收錄「下毒指南」,挑選你的最佳「毒」物。
本書特色
1.真實犯罪迷、科學宅和歷史控必讀!身為醫學生化博士的作者,以流暢洗鍊的文筆,寫出令人驚艷、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的出道之作!帶讀者認識既是毒又是藥、利弊在人一念之隔的化學物質。
2.驚悚╳燒腦╳趣味,多種閱讀體驗一次滿足!以充滿恐怖懸疑氣氛的毒殺真實案件為基礎,旁徵博引生化科學、法醫鑑識等專業知識,還有令人會心一笑的英式幽默,例如「龐德以及其他情報員也都有氰化物膠囊,不過不出所料,龐德會把它扔掉。」「很少有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喝下漂白劑,然而這並未阻止不那麼聰明的罪犯在企圖下毒時使用漂白劑。」
不幸中毒時,有辦法自救嗎?
融合真實犯罪、現代科學、醫學史和英式幽默,
深入探討最病態、最冷酷、最算計的――毒殺。
毒藥在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差別只在於使用的意圖
在各種殺人手法之中,只有少數像毒藥那樣令人產生奇特的病態迷戀。與衝動謀殺相比,毒殺涉及事前規畫與冷酷的算計,需要預先籌劃並了解受害者的習慣,也必須考慮如何下毒。有些毒藥只要幾分鐘就能奪人性命,有些則可長期慢性下毒,最終導致受害者死亡。
這本書探討了11種毒物的性質,以及它們如何在分子、細胞和生理層面影響人體。每種毒藥都有獨特的致死機制,受害者經歷的各種症狀往往都是線索,有助於找出他們被下了什麼毒。在少數情況下,這些知識有助於給予適當治療,讓受害者能完全康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算知道是什麼毒物也沒有幫助,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毒物是致命的,但科學家已經使用與毒物完全相同的化學物質來梳理細胞和器官內部的分子和細胞機制,開發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的新藥。例如,透過研究毛地黃植物中的毒物如何影響身體,成功研發出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的藥物。現代外科手術時使用的常規藥物,也是透過了解顛茄如何影響人體運作後問世,這種藥物除了能預防術後併發症,還能治療在化學戰中受害的士兵。由此可知,毒藥只是一種化學物質,沒有好壞之分,差異只在於使用的意圖是要保護生命,或是奪走生命。
了解受害者的症狀,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幫助,因為根本沒有解藥……
▲氰化物是人類已知效果最快的毒藥之一,淡淡的杏仁香味是其最著名的特徵,但有20%到40%的人根本無法察覺這種氣味。
▲磨細的砷粉可以很輕易地與兩茶匙可可和牛奶或沸水混合,而且不會有任何難聞的氣味或味道。慢性砷中毒的常見特徵,是皮膚出現黑斑。
▲烏頭被稱為「毒藥女王」,只要一、二毫克就能致命,即使送到醫院搶救,95%的患者還是撐不過去。
▲阿托品中毒的症狀之一是嚴重的口乾舌燥。將它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幾分鐘內就能感覺到作用,加在食物或飲料中,可能會在15分鐘內出現效果。
▲氯中毒沒有解毒劑,使受害者遠離氯,是最重要也是必須直接採取的步驟。在那之後,確保患者繼續呼吸是唯一能做的事。
▲鉀中毒也沒有解毒劑,只能透過透析和利尿劑,協助腎臟排泄多餘的鉀。
下毒的四種途徑
▲▲鄭重警告:以下資訊僅供教育目的,請勿輕易嘗試!▲▲
1.被吃掉或喝掉,透過腸道進入體內
2.吸入肺部
3.直接透過皮膚吸收
4.透過注射到肌肉或血液中進入體內
凶手選擇何種方式讓毒物進入受害者體內,取決於毒物的性質。儘管有毒氣體已被用於殺戮,但這涉及一定的技術難度,並不實用,而且難以針對特定個人。
透過眼睛和嘴巴的皮膚或黏膜吸收可能非常有效:凶手不必與受害者有任何接觸,甚至在中毒當下還能留在附近。光是將毒藥塗抹在受害者即將接觸的物品上,就足以導致死亡。
混合在食物或飲料中,為大多數毒物提供了簡單的途徑,特別適用於固體結晶毒物,因為簡單灑在飯菜上或溶解在飲料中就好了。
有些毒物必須注射到體內才能發揮作用,有時候是因為毒藥是一種蛋白質,如果加入食物攝取,就很容易被腸胃分解。此外,凶手一定要離受害者夠近才能注射毒物。
※特別收錄「下毒指南」,挑選你的最佳「毒」物。
本書特色
1.真實犯罪迷、科學宅和歷史控必讀!身為醫學生化博士的作者,以流暢洗鍊的文筆,寫出令人驚艷、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的出道之作!帶讀者認識既是毒又是藥、利弊在人一念之隔的化學物質。
2.驚悚╳燒腦╳趣味,多種閱讀體驗一次滿足!以充滿恐怖懸疑氣氛的毒殺真實案件為基礎,旁徵博引生化科學、法醫鑑識等專業知識,還有令人會心一笑的英式幽默,例如「龐德以及其他情報員也都有氰化物膠囊,不過不出所料,龐德會把它扔掉。」「很少有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喝下漂白劑,然而這並未阻止不那麼聰明的罪犯在企圖下毒時使用漂白劑。」
- 封面
- 目錄
- PART I 致死的生物分子
- 序
- Chapter 1 胰島素和泡澡的巴洛太太
- Chapter 2 阿托品和亞麗珊卓的奎寧水
- Chapter 3 番木鱉鹼和蘭貝斯毒師
- Chapter 4 烏頭和辛格太太的咖哩
- Chapter 5 蓖麻毒素和喬治的滑鐵盧日落
- Chapter 6 毛地黃和死亡天使
- Chapter 7 氰化物和來自匹茲堡的教授
- PART II 來自地球的死亡分子
- Chapter 8 鉀和夢魘護理師
- Chapter 9 釙和薩夏來者不拒的腸子
- Chapter 10 砷和安卓埃先生的可可
- Chapter 11 氯和勒夫肯的殺手護理師
- 後記:死亡花園
- 附錄:挑選你的最佳毒物
- 致謝
- 精選參考書目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