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捏形化意的菩薩指:泥塑工藝杜牧河
  • 點閱:5
    1人已收藏
  • 作者: 陳志昌著
  • 出版社: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
  • ISBN:9786267339503
  • EISBN:9786267339756 EPUB
  • 格式:EPUB 版式
  • 頁數:266

杜牧河,人稱「炎師」,原名「木河」。

  家族為捏麵人世家,從小即展現美術方面的興趣與天份,耳濡目染之下,自學捏麵人,13歲以後開始捏麵人擺攤工作。由於個人對傳統藝術非常有興趣,加上「目色巧」,求知慾高,常特意將擺攤移到正在施工中的廟宇,以便親近觀摩、學習「建廟」的工法。

  杜牧河師承多樣傳統工藝,如捏麵人習自杜定仁、彩繪承襲杜瑞玉、佛像學習陳金泳、泥塑秉承黃順安,使得杜牧河能夠觸類旁通,比單一師承者少了束縛而多了自由,並綜合其技藝成為國內少數兼擅多元的傑出藝師。


  1970年代開始製作大型神像,有「神韻的塑手」之稱。作品有後甲關帝殿鎮殿泥塑聖像、歸仁修元堂室外泥塑、灣裡舉喜堂、喜樹萬皇宮佛祖殿、下茄萣金鑾宮大士殿、總趕宮大士殿等。

本書特色

  1.在眾多藝術類型中,民俗藝術(Folk Arts)常被稱為「民間藝術」或「常民藝術」、「鄉土藝術」,由於具有可觀可觸的實體造型,也由於大多具有實用性,而與常民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關連,於是被廣泛地運用並呈現在歲時節慶、生命禮俗、信仰習俗、廟宇裝飾和廟會祭典之中,因此也常被稱為民俗工藝,其中有許多傳統工藝技藝的傳承,也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值得各界人士珍視。

  2.泥塑藝師杜牧河主張泥塑應考量當代材料,「新材料做新作品,都是後世傳統。」2015年臺南市政府登錄「泥塑」為傳統工藝,炎師為保存者,作品見諸臺灣南部各地,充分表現地方流派特色。2020年文化部登錄杜牧河為重要傳統工藝泥塑保存者,亦即「人間國寶」,認定炎師投身傳統泥塑工藝數十年,融會各家之長,技藝高超,手法細膩,擅長區分神佛個性姿態,堪稱一代巨匠。

  3.本書內容除個人成長與習藝傳承背景介紹外,其中鉅細靡遺的紀錄藝師杜牧河之泥塑技巧與理念,並以流程圖解方式呈現泥塑工藝的細節,堪稱最具保存價值的傳統工藝著作之一。

作者簡介

陳志昌

  大學念的是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醫院臨床工作浮沉,後轉往臺南大學臺南文化研究所就讀,研究臺灣民間生活及民俗醫療文化。畢業後,在研究領域及公職往來。著有:《台灣民間食禁文化之研究》、《公親寮清水寺天子門生陣》、《港墘港興宮天子門生陣》、《永吉吉安宮天子門生陣》、《臺南生育禮俗》等專書,並有多篇論文發表。現繼續研究社會生活文化,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目前就聘於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研究人員。

  • 推薦序 ▪ 從捏麵尪仔想起/莊伯和—藝術學者
  • 推薦序 ▪ 心手合一、挑戰極限:一代巨匠杜牧河的塑造藝術/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美術史學者
  • 推薦序 ▪ 細語泥作、塑形寓藝:杜牧河藝師的泥塑天地/戴文鋒—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兼臺南學研究中心主任
  • 導論 泥塑工藝介紹
  • ▐ 泥塑工藝介紹與其他工藝關聯
  • ▐ 塑彩兼備的工藝
  • ▐ 從粧佛走出的塑造工藝
  • 藝師篇 遊藝造境.自逸超然
  • ▐ 粗繒大步來.腹有詩書氣自華
  • ▐ 潛移自在化.遊藝縱橫凌霄殿
  • ▐ 撲落鏗鏘聲.實相無相境造禪
  • ▐ 柴門鵝湖會.白鹿問渠活水來
  • 藝師篇 堆垛土泥.妙化八眾
  • ▐ 巧指化形意.塑像裝鑾五彩風
  • ▐ 灰泥裝金髹.揉當代為新傳統
  • 塑造賞 材料交融.技法新創
  • ▐ 泥土立體圓塑技法與工序
  • ▐ 水泥立體圓塑技法與工序
  • ▐ 水泥半立體浮塑技法與工序
  • 塑造賞 創作思維.藝術化境
  • ▐ 吸睛照過來,重要作品介紹
  • ▐ 形體兼敘事,社會教化倫理立
  • ▐ 從多角賞析,看形意色化境
  • 附録 ▪ 跋
  • 附録 ▪ 杜牧河作品年表及合作匠師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