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懸壺千年, 中醫的傳承與濟世之道:流傳五千載的古老醫術, 是毫無根據的迷信陋習, 還是蘊含智慧的醫療瑰寶?
  • 點閱:2
    6人已收藏
  • 作者: 過常寶著
  •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4
  • ISBN:9786263942592
  • EISBN:9786263943476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87087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把脈、推拿、拔罐、刮痧、針灸……
中醫的原理你都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博大精深」,
究竟是有多玄?中醫如果槓上西醫,又是誰優誰劣?

古今醫路,中醫學的歷史足跡與當代應用

一本書看出「中醫」的神通廣大!

▎五千年的古老智慧:中醫學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中醫文化與實踐的全面性作品,旨在透過歷史溯源、理論探討、治療方法、及中西醫融合等多個維度,全面展現中醫學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開始,書中首先回顧了中醫的歷史發展,揭示了中醫學作為一門古老學問是如何逐漸形成、發展並傳承至今的。著重介紹了中醫哲學中的核心概念,如天人相應、陰陽平衡,以及辨證論治等原則,這些都是指導中醫實踐和理論發展的基石。

▎漫道經脈不可尋,還教針石起沉痾
中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智慧,其中關於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法,本書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從經典的「四診」到各種中藥的性質、配伍原則,再到針灸、推拿等非藥物治療方法。特別是對中藥的四氣五味、針灸的分類功效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僅反映了中醫在治療上的精妙細膩,也顯示了其與人體自然恢復機能的和諧共鳴。此外,書中還特別闡述了如刮痧、拔罐等其他治療方法,這些傳統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和價值,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中醫治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大醫精誠:醫為仁術的醫德精神
除了中醫技術和理論知識外,本書還著重介紹了中醫故事和歷史上的名醫,從扁鵲、華佗到張仲景、孫思邈,這些醫學巨匠不僅以其非凡的醫術令人敬仰,他們的事蹟和治病救人的精神也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透過這些生動的歷史敘述,讀者能夠更加貼近中醫文化,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醫者仁心。

▎改革創新:中西合璧,體用為一
最後,書中探討了中西醫的碰撞與融合,從西醫傳入中國開始,逐步展開了中西醫學文化、理論和實踐方法的互動歷程。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西醫結合的實踐不斷深入,從理論創新到臨床應用,都展現了中醫學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活力和潛力。透過這一部分的描述,不僅彰顯了中醫在全球醫療衛生領域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中醫的未來發展和國際化提供了思考和展望。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深入探討中醫學的歷史、理論、診療方法及近代西醫傳入後所面臨的衝突和困境,從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醫談起,包括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他們奠定傳統中醫的基礎,更以有別於西方醫學的系統來了解人體,更深入談論中醫的治療方法、養生原理、生活應用等方面,帶讀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醫何以流傳數千年仍屹立不搖!

作者簡介

過常寶,文學院教授。以生動而內涵豐富的教學,曾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教授。曾任東吳大學、高麗大學等院校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文學和文化,著有《閒適哲學,從詩酒畫中,以閒情繹古今》、《生肖繹史,十二生肖文化探索與神話解析》、《遺珍重現,歷史收藏的藝術與價值》、《夢文化的歷史軌跡》、《酒文化探源,從神話傳說到酒器藝術》等書。

  • 第一章 中醫文化溯源
    • 第一節 遠紹神農—中醫歷史
    • 第二節 天人相應和陰陽平衡—中醫哲學
    • 第三節 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辨證論治
    • 第四節 御醫、名醫和郎中—行醫方式
    • 第五節 綿綿不絕的岐黃學說—中醫名著
  • 第二章 中醫診斷
    • 第一節 經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妙記—「號脈」與「四診」
    • 第二節 虛邪賊風避有時,真氣內守病安來— 「體虛」和正邪之「氣」
  • 第三章 中醫治療
    • 第一節 草木之精—中藥
    • 第二節 漫道經脈不可尋,還教針石起沉痾—針灸和推拿
    • 第三節 片木能教身清暢,小罐足益體溫陽—刮痧、拔罐及其他
  • 第四章 中醫故事
    • 第一節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文人與中醫
    • 第二節 登彼九嶷歷玉門,壽如南山不忘愆—帝王與中醫
    • 第三節 方外之人,濟世之心—僧道與中醫
    • 第四節 且將岐黃術,寫入丹青中—繪畫中的中醫
  • 第五章 古代名醫
    • 第一節 脈學倡導者—扁鵲
    • 第二節 外科鼻祖—華佗
    • 第三節 醫宗之聖—張仲景
    • 第四節 傳奇藥王—孫思邈
    • 第五節 明代神農—李時珍
  • 第六章 中醫與生活
    • 第一節 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節日飲食的藥效
    • 第二節 養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四季養氣
  • 第七章 中西醫的碰撞與融合
    • 第一節 西學東漸—西醫的引入
    • 第二節 狹路相逢—中西醫的碰撞和選擇
    • 第三節 中西合璧,體用為一—中西醫結合
    • 第四節 改革創新,多元發展—中醫的現狀和前途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