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校園 [第64卷 第3期]:與神同行看世界:教會不是我的家? 離堂會現象的觀察與反思
  • 點閱:2
  • 並列題名:Campus magazine
  • 作者: 梁耿碩主編
  •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
  • 出版年:2022.05-06
  • 格式:JPG
  • 附註:原刊名: 校園團契, 1969年起改名為校園

本期內容簡介

教會不是我的家?離堂會現象的觀察與反思

如果教會是家,人們為何離家出走?

從堂會出走的日子,人們又去了哪裡?
面貌多元的離堂會危機,
可能反映人們正在尋找信仰的新呈現方式。
試著跳脫堂會中心主義,思考有形教會與無形教會的辯證,
或許,我們能重新找尋教會作為家的意義。

雜誌簡介
 
《校園》雜誌,和校園團契一樣始於一九五七年,是校園最長壽的出版品。最早刊名也叫《校園團契》,當時的標語是「福音基督徒學生的雜誌」;在一九六九年正式更名為《校園》,沿用至今,當時的主編蘇恩佩將目標讀者鎖定為「校園團契大專學生雜誌」,讓雜誌成為培養、陶造大學生的一塊園地,並開始導入西方重要神學思想,進行神學反思,確定雜誌往後重要調性。隨著學生成長畢業,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到了一九七四年,主編蘇文峰將標語改為「現代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的雜誌」,首次拉出「知識分子」的格局,直到一九九一年,主編吳鯤生再精簡為「現代基督徒知識分子的雜誌」。

隨著二十世紀末的來臨,一九九九年吳鯤生一改先前以界定讀者身分作為標語的方法,拋出「深思信仰.對應時代」,以雜誌的內涵與目標引起共鳴;跨過千禧年,二○○五年的「心繫永恆.活在此刻」更深刻地點明這份雜誌的期盼。二○一四年於主編朱惠慈任內,改為琅琅上口的「與神同行看世界」。二○二四年,主編梁耿碩任內,雜誌團隊提出「與受造世界一同更新」,盼望從終末的角度,邀請讀者與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一同更新。


從創刊號的小開本,26頁黑白印刷,到現在的大開本,72頁全彩排版;從當初的學生刊物,到現在成為台灣基督徒和華語教會在神學與信仰上的知識平台。走過八個標語,可見所牧養的「人」、所面對的「時代」,到我們身處的「世界」,一直是雜誌關懷的核心。如何以信仰作為橋樑,帶領讀者回應時代,並與我們身處的世界與處境互動,是我們每一期深自期許的目標。

長年以來,美國《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做為英語世界主要的福音派刊物,一直是《校園》雜誌的夥伴。二○二三年七月開始,雜誌新增八頁「CT觀點」專欄,翻譯《今日基督教》當中的精選內容,讓讀者接觸最國際化、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新聞和神學、牧養反思。

或許外型與內容會隨著時代演進,但不變的是,這六十幾年來陪伴著校園團契成長,培育大量的編輯、作者、讀者成為神國人才尖兵,自始至終的心志。
  • 【PRAY】願你們平安(第i頁)
  • 【編者案頭】當我們談論教會是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第1頁)
  • 時事╱觀點(第4頁)
    • 【我見我思】從離開教會思考跟隨耶穌的內涵(第4頁)
    • 【OPEN 講時事】看懂俄烏戰爭中的資訊失序(第6頁)
    • 【讀力廣場】(第9頁)
  • 影像╱文化(第12頁)
    • 【鏡頭之後】假冒的他,卻帶來實實在在的更新──電影《另類神父》觀後感(第12頁)
    • 【北美筆記】為神而戰?─俄烏戰爭裡的宗教因素(第46頁)
    • 【群學龐思】知識的轉身──翻譯與轉譯的系譜(第50頁)
  • 封面故事 教會不是我的家?—離堂會現象的觀察與反思(第16頁)
    • #再思出走 出走,是福音的必然路徑(第18頁)
    • #深層情感 社會無情?會友無感?─淺談為何離開教會是個正常的選項(第23頁)
    • #堂會之外 明日之光:為 Z 世代預留信仰反思的空間(第26頁)
    • #牧者回應 離教會現象與牧者的觀察(第33頁)
    • #時代因素 跨代與跨界的挑戰(第36頁)
  • 編輯檯上 談時代革命(第39頁)
    • 我們的義務,是勇敢對抗極權(第39頁)
    • 反抗與受苦(第41頁)
  • 聖經╱靈修(第54頁)
    • 【曠野跫音】對傷心的人唱歌─約伯記第二十二章(第54頁)
    • 【凝視微光】現代基督教的人文精神(三):救贖與藝術(上)(第58頁)
    • 【石頭記】願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第62頁)
    • 【拉比傳奇】無私之愛,就是去渴望他者的渴望(第65頁)
  • 閱讀╱故事(第68頁)
    • 【寶貝之愛】來自天國的農夫(第68頁)
    • 【讀書趣】新書上架(第69頁)
紙本書 NT$ 140
單本電子書
NT$ 11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