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師友雙月刊 [第647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點閱:36
    2人已收藏
  • 作者: 師友月刊雜誌社編輯
  • 出版社:師友月刊雜誌社
  • 出版年:2024.09
  • 格式:PDF,JPG
  • 頁數:136
  • 附註:師友月刊自607期(2018.01)起, 變更為師友雙月刊

本期內容簡介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遇見.預見—教師專業成長最美的風景

教師的專業學習,成就了每一個孩子的獨特價值所在,
也成全了一個更好的自己,結識一群同行致遠的夥伴。

本期出刊適逢教師節前夕,為配合教育部舉辦的「113 年教師節敬師徵文活動—老師教我的事」特刊載敬師專文兩篇。其一係教育部張廖政務次長萬堅憶及昔日因緣際會得以為民服務,主要源於成長過程中受到師長們的信任與肯定,年輕的生命逐漸相信自己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而有所啟發。另文為新北市新莊高中謝金城校長分享自己從一個不被期待、學習落後的孩子,蛻變成為一校之長的歷程。轉眼間,已然以博士校長的身分關照學子們 20 餘載,並由衷地感謝師恩栽培。
本期封面故事,採雙封面人物規劃。一則專訪國立臺灣師大張素貞教授,張教授提及致力於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契機,強調社群夥伴歸屬感的正向支持,分享典範社群的成功關鍵,以及首席教師在社群運作中的定位。另邀請學思達基金會創辦人張輝誠老師,分享學思達從臉書社群、實體或線上工作坊,到成立認證系統,這當中展現了學思達教師的自發成長之路。從打開教室的門,到打開教師內在能量的開關,專業學習與成長於焉展開,從而形成教師支持網絡,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趨勢專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周淑卿教授指出,教師領導已經從「角色為本」的取向,逐漸轉型為「社群為本」的取向,重點不在於特定領導教師個人的角色任務,而是由教師社群發揮其集體影響力。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王曉璿教授以夢 N 教師專業研習為例,論述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核心要素。國立東華大學張文權教授以風課師(Focus Students)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例,探討社群的實踐歷程與專業反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薛慶友老師就教學現場社群運作,提出分享型社群、產出型社群,以及傳承型社群的特色與意涵。在教育特寫部分,收錄 14 篇優質文章,廣納各教育階段之實務經驗,分享教育現場在AI 運用、數位科技、雙語教學、國際教育、國際閱讀教育,以及學科專業學習等具體社群運作現況。在教育補給站專欄,則以創意圖卡推播線上教師社群的經營動能;行政快易通,分享走動管理的有效溝通方式;最後,在「自律學習力」中,提供 SMART 學習法,讓學習順利暢通、不卡關。而在教育舞台秀專欄,則分享了特殊教育、適應體育,以及科學日的實踐,十分精彩。
本期內容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主題,介紹教育趨勢,兼綜理論與實務,誠摯推薦予教育先進及夥伴。謹以此主題,向每一位深耕教育的師長致敬,感謝有您,孩子們可以自信成長,遇見美好課堂風景,預見值得期待的美好未來。

雜誌簡介
 
《師友月刊》從民國56年以「做中學.做中教」創刊詞揭示發行宗旨開始,迄今三十九年,從未中斷,一直忠實陪伴著千千萬萬的教育同仁。多年來,師友 編輯小組一直致力於製作刊登具可讀性的教育類文章,凡與教育相關議題:如教學活動、教師進修、學生輔導、親師互動、生態教育、鄉土教學、杏壇趣事…等,實 為一本收錄豐富的國內教育專業雜誌。
 
師友月刊自民國86年起,進行月刊及出版品數位化,以供典藏保存及利用,因應網路經濟時代的來臨,在民國95年7月委託凌網科技進行加值營運,建置 『師友數位服務網』,收錄歷年來師友月刊社編輯之師友月刊、教育類圖書;提供24小時即時「線上查詢」、「線上閱讀、列印」等服務。

 
未來,將持續進行月刊及圖書的數位化,不斷擴充資料庫之內容、增進系統之各項服務功能、加強宣傳利用與推廣,進而促進學術交流、減少資訊落差。
  • 編輯室視野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遇見.預見—教師專業成長最美的風景(第4頁)
  • 敬師專文 老師教我的事(第5頁)
    • 莫忘初衷 我的師生情緣(第5頁)
    • 感念師恩—戊等生也有春天(第8頁)
  • 封面故事(第11頁)
    • 教育大聯盟:學習社群驅動教師成長新浪潮(第11頁)
    • 學思達教師如何自發建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第18頁)
  • 趨勢(第22頁)
    • 教師領導的力量來自教師專業社群(第22頁)
    • 教育愛的善循環 學習、實踐與分享(第25頁)
    • 以生為師:風課師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實踐與反思(第30頁)
    • 從分享到傳承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第34頁)
  • 教育特寫(第38頁)
    • 你們做甚麼夢?(第38頁)
    • 奠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成長與創新 協作開展教育新格局(第45頁)
    • Song讀 國際跨閱課程社群點燃教育火花(第50頁)
    • 良師聚學,擁抱科技(第54頁)
    • 5G新科技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第59頁)
    • 結合AI 社群教師共探永續發展路徑(第63頁)
    • Sci-Flipper社群—結合AI與數位協作PBL的科學教育創新模式(第67頁)
    • 雙語共備社群運作在彰藝中(第73頁)
    • 簡易快速提升教學專業的小撇步 行動研究—以數學彈性課程為例(第77頁)
    • 由下而上心草根 自發共好新體育(第83頁)
    • 幼教新視界 一場專業學習社群的成長之旅(第87頁)
    • 國際移動的在地文化—北港學(第92頁)
    • 精進專業社群PLC成就師生學習VIP(第97頁)
    • 自我成長,共同學習的改變力量(第102頁)
  • 教育補給站(第106頁)
    • 圖卡的力量(12)線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經營 以圖卡發電廠為例(上)(第106頁)
    • 行政快易通(四)走動管理創造學校與社區的共榮共益(第110頁)
    • 自律學習力(2)建立正確學習觀,列舉常見學習盲點(第114頁)
  • 教育舞臺秀(第119頁)
    • 讓更多人心中有愛 使特殊教育更為無礙(第119頁)
    • 班級內的適應體育 每位都成功畢業單車課程(第123頁)
    • 臺南市科學日全民玩科學 以臺南市南新國民中學為例(第127頁)
  • 優生活(第133頁)
    • 教師節快樂 感恩教師回饋活動(第133頁)
    • 全國近期精彩藝文活動(第B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