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五十年代至本世紀初,中國大陸電影的真實歷史,並對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如《白毛女》《金光大道》《春苗》等進行了解讀。
《春苗》是「陰謀電影」的重鎮,穩據「反黨影片」的首席。據說它是「四人幫」為了篡黨奪權扔向老幹部的銀幕炸彈。
《白毛女》為革命歷史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表現領域,一個不朽的話題──絕對對立的階級分野,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
本書分影史和影評兩個部分。影史勾勒了五十年代至本世紀這五十年間中國電影的歷史軌跡。試圖回答為什麼「人民電影」變成了「三突出」、「高大全」?為什麼新時期的電影從鼎盛走向衰落?什麼是中國電影的出路等官方學者不曾想到,或想到而避而不答的問題。影評主要是對這一時期大陸影片的讀解。從第一部故事片《橋》到「紅色經典」的代表作《白毛女》,從「高大全」的典範《金光大道》到「陰謀電影」的首席《春苗》,從唯一一部歌頌工宣隊的作品《芒果之歌》到愛國主義的大片《紅河穀》,作者以獨到的眼光,鋒利的筆觸,互文的方法,剖析了這些影片的內部隱藏的思想文化密碼。此外,作者還聯繫江青的思想性格,對她喜愛的三部好萊塢電影做了生動的描述和精闢的分析。
- 自序(第3頁)
- 影史(第13頁)
- 新中國的文藝實驗 ── 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的電影(第14頁)
- 風雨蒼黃《武訓傳》(第40頁)
- 《電影藝術》:一個時代的縮影 ── 從一九五六年創刊到一九六六年停刊(第55頁)
- 影史啟示錄 ──「歌頌」與「暴露」溯源(第92頁)
- 電影大批判:發動與運作(第111頁)
- 電影界的造反(第129頁)
- 電影人的勞動改造 ── 幹校、下鄉、「戰高溫」(第143頁)
- 銀幕中的上山下鄉運動 ── 淺談知青電影中的理想主義(第161頁)
- 中國電影的淪落(第182頁)
- 新世紀:中國電影的出路(第197頁)
- 影評(第209頁)
- 《蕩寇志》:美國俠盜傑西‧詹姆斯 ── 江青喜愛的影星(第210頁)
- 《瑞典女王》:好萊塢的異數 ── 江青崇拜的影星葛麗泰‧嘉寶(第218頁)
- 《紅舞鞋》的誘惑 ── 江青最常看的電影(第228頁)
- 《金光大道》讀解之— ── 土地改革與「狼奶」教育(第234頁)
- 《金光大道》讀解之二 ── 發家致富與「窮過渡」(第245頁)
- 《豔陽天》讀解「黑五類」、「變天帳」與「狗崽子」(第251頁)
- 浩然的貢獻:「高大全」(第261頁)
- 毛主席派來工宣隊:《芒果之歌》讀解(第265頁)
- 有限現實主義:《春苗》讀解(第277頁)
- 馬尾巴的功能:《決裂》讀解(第285頁)
- 工人階級占領銀幕 ── 第一部故事片《橋》(第293頁)
- 重讀紅色經典《白毛女》(第301頁)
- 反人性、反文化的烏托邦 ──《太平天國》讀解(外二篇)(第306頁)
- 大英雄還是大壞蛋 ──《太平天國》中的洪秀全(第315頁)
- 須知婦人苦 從此莫相輕 ──《太平天國》中的女性(第320頁)
- 《紅河谷》:歷史的追問(第324頁)
- 時代與命運:塔爾科夫斯基和他的電影(第331頁)
- 俄羅斯PK好萊塢(第355頁)
- 美國往事 ── 讀《禁止放映:好萊塢禁片史實錄》有感(第359頁)
- 跋(第371頁)
紙本書 NT$ 440
單本電子書
NT$
30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