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生命中那些無法言說面對的,最深的恐懼、絕望、羞恥,透過藝術,可以層層轉進地、溫柔地,讓它們浮到表層,讓它們可以被看見、被傾聽、被陪伴、被理解、被撫慰,並以新的詮釋整合進自己生命中,創造新的生命故事。」——陳韻琳
陳韻琳老師提出了29個與藝術有關的課題,共分為四大方向: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發現時代、尋找原鄉;觸碰傷痕、昇華困境;以及善惡戰場、渴望救贖。透過她獨到地詮釋這些電影故事,帶領讀者探詢自我、看見內在傷痛,最終發現生命全新的可能與盼望。
- 推薦序 AI時代藝術心靈的耗損與療癒/王道維(第9頁)
- 推薦序 透過說故事給予閱聽者一股實踐的力量/葉仁昌(第17頁)
- 自序 作為最多元敘事詮釋的藝術(第23頁)
- 第一篇 自我覺察、洞見人生(第27頁)
- 01 互為因果的舞台與人生(第28頁)
- 02 縱情天后 Being Julia(第41頁)
- 03 以音樂追尋原鄉的記憶(第52頁)
- 04 以藝術開啟尋父之旅(第59頁)
- 05 時間在靜物畫中的旅程(第70頁)
- 06 傳世肖像畫背後隱藏的情感祕密(第80頁)
- 07 藝術收藏家的心靈世界(第90頁)
- 第二篇 發現時代、尋找原鄉(第105頁)
- 08 「義」與「不義」的景框詮釋(第106頁)
- 09 藝術家渴望自由(第113頁)
- 10 攝影鏡頭的憤怒(第122頁)
- 11 樂器的反抗與革命(第129頁)
- 12 藝術之「無用」?或「有用」!(第137頁)
- 13 當代藝術看不懂?(第144頁)
- 第三篇 觸碰傷痕、昇華困境(第157頁)
- 14 自閉世界的弦外之音(第158頁)
- 15 以美感超越苦難的撫慰力量(第167頁)
- 16 以繪畫言說最深沉之語(第174頁)
- 17 「聆聽」的音樂美學(第185頁)
- 18 在故事想像中,人得以願望並相信(第194頁)
- 19 創作是充滿未知的旅程(第202頁)
- 20 詩人心的凝望與記憶(第214頁)
- 第四篇 善惡戰場、渴望救贖(第227頁)
- 21 用音樂追悔告解與淨化(第228頁)
- 22 在故事改編中重燃希望(第242頁)
- 23 在故事重述中饒恕自己(第252頁)
- 24 靈感枯竭後的創作陷阱(第259頁)
- 25 藝術家的心靈戰場——文學篇(第268頁)
- 26 藝術家的心靈戰場——戲劇篇(第276頁)
- 27 藝術家的心靈戰場——繪畫篇(第282頁)
- 28 藝術能讓人成為好人?(第296頁)
- 29 藝術也有無力時(第309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