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本書以當代的文化視野進行古典文學的探究,為作者博士論文的修訂版。透過「地域」的角度來審視明代中期的吳中文壇,從地誌書寫的觀察探討文人地域意識的形成,並對當時的文人群體、文學活動以及文人型態加以探析,期能展現「文壇研究」應具備的規模。全書七章,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為地域文學的解讀闡釋,以及吳中地域意識的內化歷程,旨在說明吳中文人對其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的自覺,以及地域對作品內涵的影響。另一方面則透過文人群體與鄉邦情感的關聯,創塑歷史記憶以建構地方文化傳統的探究,剖析文人身份認同的歷程。第二部份探討吳中地域文人群體的類型及組成結構,並探討吳中地域的崇慕鄉先賢、傳承吳中文獻、保藏故物的之文化現象。第三部分則論述吳中地域的社會環境,以吳中文人與商賈的關聯為切入點,進而解析文學商品化的現象及城市文化對文學作品的影響,探索地域文人所呈現的生命意識與生活美學。依違在商業意識與傳統價值觀之間,吳中文人所展現的生活趣尚與生命型態,形成了地域的文化景觀。除了歷時性的考察之外,本書也指出明代吳中文壇延展的學術議題,期能開拓地域與文學的研究視界。
- 自序 范宜如(第a1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第1頁)
-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釐定(第18頁)
- 第三節 研究觀點的確立(第26頁)
- 第二章 吳中地域文人的組成、類型與特徵(第31頁)
- 第一節 吳中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軌跡(第32頁)
- 第二節 文人群體的組成(第40頁)
- 第三節 文人群體的類型(第46頁)
- 第四節 文人群體的地域特徵(第67頁)
- 第三章 吳中地域意識的內化歷程(第91頁)
- 第一節 從地誌書寫到地域意識(第91頁)
- 第二節 地景中的歷史感(第115頁)
- 第三節 歷史記憶的重構(第152頁)
- 第四章 吳中地域的文化現象(第167頁)
- 第一節 「文獻足徵」的文化傳統(第167頁)
- 第二節 前後輩相推重的承傳意識(第185頁)
- 第三節 崇慕鄉先賢:「古典偶像」的重塑(第195頁)
- 第五章 吳中商業活動對文壇的影響(第211頁)
- 第一節 繁華奢靡的社會習尚(第211頁)
- 第二節 士商關係的重塑(第221頁)
- 第三節 文學商品化的趨向(第235頁)
- 第四節 城市文化對文學作品的影響(第245頁)
- 第六章 吳中文人生活與生命型態(第263頁)
- 第一節 文人狂怪與文士風流(第263頁)
- 第二節 好古心態與博雅學風(第281頁)
- 第三節 市隱心態與隱逸圖像(第291頁)
- 第四節 自娛心態與適情尚趣(第304頁)
- 第七章 餘論(第327頁)
- 第一節 吳中文人與其他地域的互動(第327頁)
- 第二節 結語(第335頁)
- 後記(第339頁)
- 吳中文人年表(第343頁)
紙本書 NT$ 560
單本電子書
NT$
47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