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健康雜誌 [第415期]:搶救腦中風 用對方法減失能
-
點閱:33
8人已收藏
- 作者: 董氏基金會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 出版年:2024.11-12
- 格式:PDF,JPG
- 頁數:84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2
本期內容簡介
每當溫度驟降及連續多日低溫,不時會聽到救護車鳴笛而過。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位,一年造成1萬2,371人死亡,相當於每42分鐘就有1人因此致死。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中風者、家人或看護未能及時辨識腦中風症狀,以致超過4.5小時才送醫治療,來不及溶解血栓!
腦中風每晚1分鐘送醫治療,將造成190萬個腦細胞死亡,本期雜誌「九成中風者來不及溶血栓,家人可做什麼助搶救」、「中風急救,家人或看護別做4件事」報導,提醒您熟記腦中風症狀,以便提高警覺。當家人疑似中風,千萬勿以為睡覺休息或針刺指尖放血就能康復,正確應對才能及時搶救!
腦中風發生半年後,仍約有6成病人有失能風險,想避免失能關鍵是「積極復健」!「腦中風後肢體痙攣易失能,肉毒桿菌素讓復健更有效」、「幫中風者再站起來的rTMS是什麼?」、「靜脈雷射、外骨骼機器人,中風後復健好幫手」等4篇報導告訴你新興復健療法要注意的事項。
中風後5年內的憂鬱症發生率約30%,而照護者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甚至高達4成!「中風後越來越憂鬱,怎麼辦」報導提醒要避免錯誤期待,理解與調適才能走出陰霾。醫師也傳授陪伴時「可以說的話」,讓互動更有正能量。
若想預防腦中風,「代謝症候群、心房顫動是中風危險群,8招降風險」、「二次中風更兇猛,哪些徵兆要警覺」,更要牢記且實踐。
■元氣生活:不少人更年期後小腹變胖,心煩不已。「掌握3關鍵、搭配瘦腹操,甩掉腹部肥胖」報導告訴你如何透過日常小改變及4個簡易運動來無痛減重!
■特別企劃:小孩若成長速度較慢,常令家長憂心。「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就好?」報導告訴你想打生長激素要做哪些評估及成效,並提醒恐揠苗助長的錯誤做法。想讓孩子長高,兒科醫師也傳授「3大關鍵方法」。
■吃出健康: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緊張加上特定食物刺激,就可能誘發胃痙攣。「胃痙攣絞痛難忍!戒NG飲食比吃止痛藥有效」報導提醒不要一味吃止痛藥,就醫確認原因,改掉4大NG飲食習慣,才能告別胃痛!
家有吞嚥困難的長輩,每次用餐都要小心嗆咳,如果照顧者沒有時間以自煮方式調整食物質地,「哪些銀髮友善食品,助吞嚥障礙的家人進食」報導告訴你,哪些食品可幫助長者進食?又該如何選購?
■SMART醫療:歌手張宇曾在臉書透露,太太蕭十一郎用藥後突然呼吸困難;藝人邵雨薇也曾提及自己因亂吃止痛藥而全身腫脹、呼吸不順,兩人的藥物過敏症狀發生得又急又快,所幸送醫後撿回一命。「吃止痛藥、抗生素卻藥物過敏,全身腫脹、呼吸不順怎麼辦?到底哪些藥可能讓人過敏?」報導叮嚀出現哪些不適要警覺是藥物過敏,盡快送醫!
許多研究顯示,「難治型憂鬱症」的比例至少占了總憂鬱症人口的1/3,衛福部已在2018年核可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使用於「成人抗鬱藥物反應不佳的憂鬱症」上。到底「rTMS為何能治療難治型憂鬱症?」使用上要注意什麼?且看報導分析。
- 編輯導覽(第6頁)
- 專欄 廣博雅言 避免腦中風 警覺性不可少(第8頁)
- 封面主題(第10頁)
- 九成中風者來不及溶血栓 家人可做什麼助搶救(第10頁)
- 中風急救 家人或看護別做4件事(第16頁)
- 【復健新療法】(第19頁)
- 【情緒調適】中風後越來越憂鬱 怎麼辦(第34頁)
- 【提前預防】(第38頁)
- 元氣生活 掌握3關鍵、搭配瘦腹操 甩掉腹部肥胖(第44頁)
- 特別企劃(第48頁)
- 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就好?當心這樣做「揠苗助長」(第48頁)
- 幫孩子長高 兒科醫授3大關鍵方法(第51頁)
- 吃出健康(第54頁)
- 胃痙攣絞痛難忍!戒NG飲食比吃止痛藥有效(第54頁)
- 哪些「銀髮友善食品」 助吞嚥障礙的家人進食(第58頁)
- SMART醫療(第60頁)
- 吃止痛藥、抗生素卻藥物過敏 全身腫脹、呼吸不順怎麼辦?(第60頁)
- 吞嚥飲食訓練 找回飲食快樂(第63頁)
- rTMS為何能治療 難治型憂鬱症(第66頁)
- 健康加油站(第70頁)
- 憂鬱症新知(第70頁)
- 營養新知(第72頁)
- 無菸HITO(第74頁)
- 陳漢典、李紫嫣揭露菸商真面目 臺北市同步國際菸害防制(第74頁)
- 加味菸二度預告走板 拒菸聯盟提3大菸害防制政策建議(第77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