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從演算機制、音樂經濟到文化現象,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全剖析
  • 點閱:282
    29人已收藏
  • 譯自:You have not yet heard your favourite song:how streaming changes music
  • 作者: 葛倫·麥當諾 著 , 鄭煥昇 譯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年:2024
  • ISBN:9786263147492
  • EISBN:9786263147416 EPUB; 9786263147423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67058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音樂變得觸手可及之後,如何在茫茫歌海中找到下一首{你可能喜歡}

★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
——深入探索坐擁5億會員、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台如何顛覆音樂產業——
——完全解密演算推薦機制、數據背後的文化現象——



「一首歌只要在空氣中振動過,它就應該要能夠被重新召喚出來。」

從九〇年代的錄音帶、黑膠唱片、CD,到現在串流平台,中間歷經了網際網路、Napster、iTunes、iPod 與音樂下載的混亂時期。有的人難以割捨實體音樂的美好,但更多人擁抱串流的便利。曾有一時蔚為風潮的研究顯示:「人在30歲左右就會停止發掘新的音樂。」但這匯集全世界全種類音樂於一鍵的平台卻能讓人欲罷不能、盡情探索,你不禁會開始猜想:這如同音樂導師般精準推薦的演算究竟有何魔法?或者好奇:

          ♪ 串流如何取代實體音樂,並讓我們重新願意付費?
♪ 演算法真的懂你的音樂品味嗎?它如何與「播放清單」共同運作?
♪ 除了點擊播放,還有粉絲大軍入侵、音樂詐騙,付的訂閱費到底去哪了?
♪ 當排行榜被泰勒斯和小賈斯汀霸佔,小眾音樂還有生存空間嗎?
♪ 爵士樂可能已經消亡,而ASMR早已成了新的龐克?


曾為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的作者葛倫.麥當諾,研究分析5億的Spotify會員數據、探索了數據告訴我們關於音樂和我們自身的祕密。作為個人化推薦功能與音樂體驗創始人之一的他,以風趣明快的筆調,結合深厚的科技知識,從文化歷史、工程技術到音樂類型的劃分,深入剖析串流平台與演算法如何在短短20年間重塑我們的聆聽習慣。他用他對音樂的無限熱情,精闢且透徹地分析推動音樂產業變革的種種核心議題,一一解答關於我們對音樂的所有疑問,例如:

♪ 我心愛的那首歌會不會因為版權問題消失?
♪ 推薦機制是否因著音樂流行趨勢,加深了性別偏見與族群隔閡?
♪ 音樂數據能帶我們看見在地文化,例如菲律賓為何9月開始聽聖誕歌?
♪ 音樂如何被拆分成6000多種類型,引領我們探索嘻哈、重金屬或其他未曾想過的音樂?
♪ 只要將音樂上傳串流平台,我也有成為搖滾明星的可能嗎?


無論你是音樂愛好者、音樂創作者,還是對數位革命充滿興趣,這本書都將讓你大呼過癮!


讀者五星好評——
★ 作為一名音樂愛好者、音樂人,且日常工作與科技相關,讀完這本書後,我真想與葛倫喝杯咖啡聊一聊!
★ 不論你是音樂創作者、平台運營者,還是音樂消費者,這本書都讓你受益良多。畢竟,在現今這個時代,三者缺一不可。
★ 作為一名每年Spotify聆聽時長達12.5萬分鐘的用戶,我認為這本書既有趣又實用。
★ 窺探到一位深愛音樂的推薦系統工程師的內心世界。許多工程師會用數學將文化轉為技術問題,卻忽略了藝術的本質,但這位作者與眾不同。


本書特色
 前Spotify數據專家深度解析:音樂數位革命對樂迷與音樂創作人的影響。
 演算機制與技術解密:探討歌曲如何進入串流平台,以及藝人如何獲得應有的收入。
 全球熱潮大公開:揭示哪些歌曲與藝人在世界各地最受歡迎。
 收錄10個私藏播放清單:掃描書中Spotify條碼,一鍵開啟暢聽之旅、探索音樂新體驗!


作者簡介/葛倫.麥當諾(Glenn McDonald)

軟體工程師、演算法設計師、音樂布道者,曾任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的資料鍊金師(Data Alchemist)近十年。自1990年代起,他便是最早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資料探索者之一,致力於利用資料深化我們對音樂的集體與個人體驗。他在美國新創音樂智慧資料庫回聲巢(Echo Nest)的工作,促成了2014年Spotify的收購,也讓他正式進入串流音樂的世界,成為影響5億樂迷收聽習慣的演算法核心人物。他的網站《噪音一把抓》(Every Noise at Once)建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全球音樂類型運算地圖,並持續推出各種探索音樂與喜悅的工具。他的個人部落格furia則不定期分享音樂評論及各類隨想。現居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everynoise.com

furia.com

譯者簡介/鄭煥昇

從Bee Gees聽到NewJeans,也從王傑聽到王詩安的譯者,跑公園跟賺稿費都有主題曲的茫茫歌海一介小歌迷,為木馬譯有《驅動未來經濟的發明》。


  • 封面
  • 推薦序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想過要收掉電子報」 Brien John/音樂產業研究媒體《22世紀衛星》創辦人
  • 推薦序 一本串流時代的除魅之書 阿哼/Blow吹音樂主筆
  • 目錄
  • 引言
  • 第一部 遙想那個還沒有連結的年代
    • 第1章 珍貴的點唱機:消費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購物體驗
    • 第2章 慌亂與崩壞:網際網路、Napster、iTunes、iPod與音樂下載的過渡期
  • 第二部 串流是怎麼個運作法
    • 第3章 比免費更好:串流是如何做到讓人再度願意花錢買音樂
    • 第4章 全世界的音樂(差不多吧):音樂如何到網路上的
    • 第4章 數不清的曖昧點擊:串流服務知道你多少底細
    • 第6章 機器人才沒那麼多心眼:演算法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
  • 第三部 新的恐懼
    • 第7章 新的守門員:大唱片公司、播放清單、更多播放清單、演算法播放清單,還有你朋友製作的播放清單
    • 第8章 「紅髮艾德拿了我的錢」:「播放比例制」與「使用者中心制」的分潤機制比較;在串流權利金分配計畫裡,公平性這個假設性概念的個體經濟學意涵
    • 第9章 傭兵與粉絲大軍:作弊與奉獻vs.數學,以及與荒謬詐欺的小戰爭
    • 第10章 我們的慣性大曝光:「有機」聆聽與社會平等
    • 第11章 弛放音樂是新的罐頭音樂:背景與前景聲音的邊界線
    • 第12章 天長地久的經營:專輯的生與死
    • 第13章 在隨選播放的世界裡乏人問津的音樂:前途未卜的爵士、古典、實驗性等曖曖內含光的音樂藝術
    • 第14章 租借你的最愛:串流曲庫中忽隱忽現的可用性與非永久的記錄
    • 第15章 最棒的爛答案:演算法是怎麼出包的
  • 第四部 新的喜悅
    • 第16章 全世界都在聽(算是吧):串流是全球集體智慧的蒐集者
    • 第17章 沒有牆就沒有門:關於彼此與世界,音樂告訴了我們什麼
    • 第18章 在超空間或裡或外的城市:音樂類型就是分立的興趣社群
    • 第19章 借來的懷舊:其他人那些不再是祕密的音樂
    • 第20章 文字即是質地:真正無所不在的嘻哈,以及怎麼去聽你聽不懂的饒舌
    • 第21章 新龐克:聽來恐怖又詭異的音樂,小孩子卻覺得很正常(反之亦然)
    • 第22章 噪音一把抓:音樂是一種無止盡的資源
  • 第五部 新的問題
    • 第23章 藝術值幾個錢?:新經濟該如何運行?
    • 第24章 你的愛值幾個錢?:音樂要怎麼聽才道德?
    • 第25章 演算法的責任:我們如何把良知寫進程式碼?
    • 第26章 那現在呢?:全世界的音樂都有了,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 後記
    • 致謝
    • 十張播放清單:某些人的愛歌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