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的散文名家琹涵,以生活中的小故事導引出一首首蘇東坡的詩詞,讓人見識到大宋的吃貨玩家面對世態炎涼的曠達自適,身處曲折逆境的隨遇而安,在細細品味之餘,對人生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寬闊體會。
全書精選蘇東坡膾炙人口、深情雋永的詩詞,寫出六十則生命故事。好友的父親留下一億遺產要姊弟倆平分,姊姊放棄繼承由弟弟一人獨得,手足情深宛如〈水調歌頭〉的描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女子美夢破碎,甜蜜往事無法追回,心境如同「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面對鄰居的健康流逝,「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一語道破小巷人情冷暖;朋友陷入困境總是情緒失控,不妨學習東坡「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豁達。
在蘇東坡不斷貶謫的悲苦路途中,迎來老饕的美味人生,也見識琹涵的飲食文學。被貶於黃州時的〈豬肉頌〉,教導東坡肉的料理手法:「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曾經是愛吃鬼的琹涵喜吃筍,「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在野外飲茶進餐,爽口的香茶配上春蔬,彷彿世間的離合悲歡逐漸淡遠,更覺「人間有味是清歡」的美好。
琹涵說:「東坡擅於以曲筆直抒胸臆,『也無風雨也無晴』裡,有對生命的徹悟和智慧。在我們的一生中,誰又能逃躲得了風雨的侵襲呢?唯有面對,以勇氣相迎,這樣的從容樂觀,所有的困頓苦楚才得以平安涉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琹涵以輕鬆溫馨的筆調,梳理出如何將顛跛行路活成清風朗月的一生。即使是在落拓裡,東坡不怨天尤人,也不懷憂喪志,文字貼近所有受苦的心靈,在悲憫中另有一種溫暖。多麼瀟灑的身影啊,透過文字我們陪他同行,也分享了人世的憂歡悲喜。
★為什麼要讀蘇東坡的詩詞?
蘇東坡的詩文辭賦無一不精,多麼讓人嘆服,且書法的成就非凡,而繪畫也自成一格,甚至連飲食烹調也別有創意,還懂中醫……這麼一個天才,而且多才多藝,簡直令人目不暇給。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是天縱英才,中華文化因著他更加閃耀著燦爛的光芒和繽紛的顏彩。
有人愛他的詩詞佳構,有時溫柔婉約有時氣勢磅礴,在在讓人擊節嘆賞。有人仰慕他的行事作風,不論對妻妾都誠意相待,其至情至性少人能及。也有人為他民胞物與的情懷而深深感動,即使自己被一貶再貶,流落到更荒涼僻遠的所在,但他仍時時以天下蒼生為念,處處為他們興利除弊,多有教導,爭取建設,務求能改善百姓的生活。也有人喜歡他的曠達自適,不論身處的環境如何惡劣,都能達觀看待,不被局限所苦,他的心仍能自由的飛翔。也有人喜愛他對佛法的鑽研,以及處處展現的機鋒,多麼引人入勝啊……
我喜歡他這個人,天真有趣,也滿肚皮的不合時宜。他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雖千萬人而勇往直前,這也是他一生仕途多舛的主因。不隨波逐流,不譁眾取寵,也許他沒有太顯赫的功名,但百姓愛他,世人親近他。尤其,千百年之後,他的詩名不朽,一代又一代的人以能讀他的傑作為榮。
★每天一首蘇東坡的詩詞,忘卻世間煩憂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館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本書特色
★ 書中選用蘇東坡的雋永詩詞,結合日常的小故事,將蘇東坡怡然自得的處世智慧運用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 寫在前面 有誰不愛蘇東坡(第9頁)
- 卷一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19頁)
- 鞦韆—〈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第21頁)
- 因為想望的美好—〈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第25頁)
- 珍惜韶光—〈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8頁)
- 獻出一己的馨香—〈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第32頁)
- 願意傾聽—〈 減字木蘭花.二月十五日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第35頁)
- 春天在我心—〈如夢令.有寄〉:為向東坡傳語(第39頁)
- 還是讀詩好—〈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第43頁)
- 炎炎夏日何處去—〈惠州一絕.食荔枝二首其二〉:羅浮山下四時春(第46頁)
- 成了此生的幸運—〈浣溪沙〉:四面垂楊十里荷(第50頁)
- 卻顧所來徑—〈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第54頁)
- 一個安靜的午後—〈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選一〉:野水參差落漲痕(第59頁)
- 每逢佳節倍思親—〈陽關曲.中秋作〉:暮雲收盡溢清寒(第62頁)
- 老來康健—〈點絳唇.庚午重九〉:不用悲秋(第65頁)
- 家家安樂慶團圓—〈守歲〉:欲知垂盡歲(第69頁)
- 遇見含羞草—〈梅花二首其一〉:春來幽谷水潺潺(第74頁)
- 梅花開盡百花開—〈贈嶺上梅〉:梅花開盡百花開(第77頁)
- 卷二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81頁)
- 分享的快樂—〈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第83頁)
- 我需要口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第87頁)
- 來了一對雙胞胎姊妹—〈陌上花三首其二〉:陌上山花無數開(第91頁)
- 小小茉莉花—〈南歌子〉:雨暗初疑夜(第94頁)
- 人品如珍珠—〈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第98頁)
- 用錢的智慧—〈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第102頁)
- 人生的大書—〈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第106頁)
- 手足情深—〈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第111頁)
- 天使來的電話—〈江月五首其四〉: 四更山吐月(第116頁)
- 眺望自己的天空—〈和董傳留別〉:麤繒大布裹生涯(第120頁)
- 能助人是福—〈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第124頁)
- 智慧圓滿人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第128頁)
- 讓心寬闊—〈定風波〉:長羨人間琢玉郎(第132頁)
- 別—〈南鄉子.送述古〉:回首亂山橫(第136頁)
- 感謝如此善意相待—〈昭君怨〉:誰作桓伊三弄(第140頁)
- 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第144頁)
- 日麗風和—〈調笑令〉:漁父(第147頁)
- 卷三 驚破夢魂無覓處(第151頁)
- 因為愛情—〈點絳唇〉:醉漾輕舟(第153頁)
- 那年的婚宴—〈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其二〉:但有樽中若下(第157頁)
- 時勢造英雄—〈霜筠亭.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其二〉:解籜新篁不自持(第161頁)
- 不應有恨—〈漁家傲.七夕〉:皎皎牽牛河漢女(第165頁)
- 隱藏的傷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二〉:放生魚鱉逐人來(第169頁)
- 取與捨—〈浣溪沙.菊節〉:縹緲危樓紫翠間(第173頁)
- 最好的回報—〈木蘭花令〉:梧桐葉上三更雨(第177頁)
- 唉,婚姻—〈桃源憶故人.暮春〉:華胥夢斷人何處(第181頁)
- 分水嶺—〈浪淘沙〉:昨日出東城(第185頁)
- 人生一瞬—〈減字木蘭花〉:曉來風細(第189頁)
- 悲歡小巷人情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第193頁)
- 卷四 人間有味是清歡(第197頁)
- 汲泉幾試新茶—〈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第199頁)
- 院子裡的陽光—〈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第203頁)
- 也是一種修行—〈南歌子〉: 帶酒衝山雨(第207頁)
- 鄉下的野果子—〈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第211頁)
- 曾經是愛吃鬼—〈烏夜啼.寄遠〉:莫怪歸心甚速(第215頁)
- 飲食文學—〈豬肉頌〉:淨洗鍋(第219頁)
- 不速之客—〈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第223頁)
- 泡菜—〈 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細雨斜風作小寒(第226頁)
- 大海心事—〈江月五首其二〉:二更山吐月(第230頁)
- 山水清歡—〈行香子.過七里瀨〉:一葉舟輕(第233頁)
- 祝賀,生日快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第237頁)
- 美夢都成真—〈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第242頁)
- 記憶裡的童年—〈行香子.述懷〉:清夜無塵(第245頁)
- 捉迷藏—〈八月十五看潮五首其三〉:江邊身世兩悠悠(第249頁)
- 築夢踏實—〈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第252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