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世界史上的中亞: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
  • 點閱:111
    10人已收藏
  • 作者: 彼得·高登 著 , 蔡偉傑 譯
  • 出版社:廣場出版
  • 出版年:2025
  • ISBN:9786267647004
  • EISBN:9786269886784 EPUB; 9786269886791 PDF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48965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一部橫跨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縱貫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中亞史
 
★☆★全球唯一中文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New Oxford World History書系作品

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專文導讀
 
中亞――東方與西方文明的橋梁,歐洲與亞洲歷史的樞紐
這個廣袤地帶的過去,如何形塑現代世界的形成?
 
中亞,是一個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區,占全球陸地將近七分之一的面積,是千年以來東方與西方間的橋梁。這個區域匯聚了薩滿、佛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等不同宗教的人群,包含著綠洲定居者與草原遊牧民兩種互相影響卻根本相異的生活型態,呈現了豐富的文化面貌。
 
這塊土地上的民族對於整個歐洲與亞洲大陸的歷史與文化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在形塑現代世界上扮演關鍵角色。更確切地說,現代全球化的早期元素可以追溯到中亞的帝國結構之中。由於中亞孕育了前現代時期最廣大的帝國,因此現代史學家視其為歐亞歷史的「核心地區」或「樞紐」。而本書正是這一片廣袤地域長達四萬餘年歷史的精華與概要,包括:斯基泰人、匈奴人、貴霜帝國、薩珊帝國接連登上歷史舞臺,突厥帝國的興起與阿拉伯人的入侵,塞爾柱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的崛起,俄國與清帝國的進逼,英俄兩國的大博弈,以及現代中亞面臨的現代性議題等等,都是本書論述的重心。
 
歐洲中古史與蒙古帝國史專家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也特別讚譽本書,著重「全球」歷史與不同文化的互動,是一部廣泛且淵博的世界史研究。
 
本書吸納了近年中亞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冊篇幅簡明扼要,然而內容卻深入淺出的中亞歷史入門書籍,適合作為大學中亞史與世界史相關課程的指定教材,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也是極佳的科普讀物。
 
本書特色
 
一、本書對於中亞不採狹義之「中亞五國」界說,而採取廣義定義,納入從滿洲森林延伸至黑海周緣此一廣袤地帶自上古至現代四萬年的歷史,可謂一部中亞的「大歷史」。
 
二、本書由內亞史研究權威蔡偉傑教授翻譯,譯文信實可靠,除了最低限度的譯註之外,另收錄一篇專文導讀,對全書做了鳥瞰式的介紹。內頁另附有英文原書頁碼,以便與原書對讀。
 
三、本書提及中國共產黨壓制了維吾爾民族主義,而且重寫了新疆的歷史,將其描繪為中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臺灣版即為全球唯一中文版。
 
四、作為一本導論性的書籍,本書書末附有詳盡且實用的「大事年表」、「發音指南」、「進階讀物」、「相關網站」等資料,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指南。
 
五、收入「現代中亞」、「突厥帝國」、「蒙古帝國,十三世紀晚期」、「中亞,十七與十八世紀」、「俄國統治下的中亞,二十世紀初」五幅地圖,便利讀者對照書中文字敘述閱讀。
 
各界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苑默文╱伊斯蘭文化工作者、「天方藝術苑」版主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健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副系主任
張育軒╱「說說伊朗」創辦人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
藍美華╱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彼得.高登 Peter B. Golden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自1969年起任教於羅格斯大學歷史系,現為羅格斯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羅格斯大學歷史系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獲得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研究獎助的榮譽,是享譽學林的突厥民族史學者。
 
著有:《可薩人研究:針對可薩人起源的歷史—文字學研究》(Khazar Studies: An Historico-Philolog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the Khazars)、《突厥系諸民族歷史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c Peoples)、《中古歐亞的遊牧民與定居社會》(Nomads and Sedentary Societies in Medieval Eurasia)與《遊牧民及其俄國草原鄰族:突厥、可薩與欽察人》(Nomads and their Neighbours in the Russian Steppe: Turks, Khazars and Qipchaqs)等作品。

 
譯者簡介/蔡偉傑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蒙古時代以降的歐亞世界史及內亞與中國關係史,著重於帝國、族群、移民與法制史領域。除中、英、蒙文學術研究論文外,另著有《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蒙古時代以降的內亞與中國》,並合譯《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 封面
  • 導讀 把中亞找回來:重新認識世界史上的中亞/蔡偉傑
  • 中文版作者序
  • 導言 民族的層積(A Layering of Peoples)
  • 第一章 遊牧與綠洲城邦的興起(The Rise of Nomadism and the Oasis City-States)
  • 第二章 早期遊牧民:「明以戰攻為事」(The Early Nomads: “Warfare is Their Business”)
  • 第三章 天可汗:突厥與其後繼者(Heavenly Qaghans: The Türks and Their Successors)
  • 第四章 絲路城市與伊斯蘭教的到來(The Cities of the Silk Road and the Coming of Islam)
  • 第五章 新月高掛草原:伊斯蘭教與突厥民族(Crescent over the Steppe: Islam and the Turkic Peoples)
  • 第六章 蒙古旋風(The Mongol Whirlwind)
  • 第七章 後來的成吉思汗系各支後王、帖木兒與帖木兒帝國的文藝復興(The Later Chinggisids, Temür and the Timurid Renaissance)
  • 第八章 火藥時代與帝國崩潰(The Age of Gunpowder and the Crush of Empires)
  • 第九章 現代性的問題(The Problems of Modernity)
  • 大事年表
  • 發音指南
  • 進階讀物
  • 相關網站
  • 謝辭
  • 譯後記
  • 版權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