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開泛黃書頁,回顧昔日香港、南洋兩地以及民國時期的文化點滴……
★ 香港資深傳媒人、藏書家、前《蘋果日報》總編輯鄭明仁專文推薦,
台灣資深編輯人、書話作家傅月庵真摯推薦
作者蕭永龍生於馬來西亞,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因一部舊版金庸而開啟藏書之旅。學術背景使然,其書話以理性考證見長,一字一句鑄出「學術式書話」。
本書分作三輯,圍繞香港、南洋兩地及民國時期舊書刊開展。同時,因類別限制,附錄另收西洋《愛麗絲夢遊仙境》繪本及清末《繡像康梁演義》討論兩篇。
作者把四年來刊登於香港與馬來西亞不同平台的書話集結成書,並將文字增補潤色,予以新生。同時,每篇文章附有珍貴書照,讓讀者有機會欣賞如今難以覓得的舊書刊倩影。
閱讀對象
1、文學研究者
2、藏書愛好者
3. 一般讀者
- 作者序 探新與尋舊——舊書刊歷史的偵察◉蕭永龍(第8頁)
- 推薦序 藏書家的煉成◉鄭明仁(香港資深傳媒人、藏書家、前《蘋果日報》總編輯)(第12頁)
- 導讀 往事不如煙——回望昔日香港與南洋的文化色彩◉鄺健銘(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第14頁)
- 圖輯(第21頁)
- 輯一・回望香港舊書影(第31頁)
- 劉以鬯的三毫子小說與再創作(第33頁)
- 字斟句酌:談張愛玲《秧歌》(第43頁)
- 我的武俠小說夢:談金庸的舊版武俠(第53頁)
- 金庸與他的《野馬》雜誌(第61頁)
- 誰是周君:倪匡的《歷劫花》與《玻璃屋》(第69頁)
- 舊時月色:董橋那代人的寫字人生(第81頁)
- 現實與理想中求存:蔡浩泉的情色雜誌(第89頁)
- 影人隱事:談談兩部同名的《環球電影》(第97頁)
- 輯二・蕉風椰雨話舊冊五〇年代本土(第105頁)
- 五〇年代本土童年回憶:《世界兒童》(第107頁)
- 我的教學生活:五〇年代以前的南洋教育(第115頁)
- 淪陷期史詩百首:談瘦鶴《驚弓集》(第125頁)
- 日侵馬來亞的章回敘事:《南島風雲》備忘(第137頁)
- 六〇年代的馬來亞政宣刊物:《發展月刊》(第151頁)
- 華馬文化搭橋者:魯白野的《馬來語月刊》(第161頁)
- 輯三・漫談民國閨中字(第171頁)
- 性史:張競生與情色小說(第173頁)
- 從《小姐手冊》到西風信箱:想像與真實的民國女性(第181頁)
- 女權與民國女性的「文學讀本」(第193頁)
- 民國政治宣傳品:談《蔣主席畫傳》(第205頁)
- 無後為大:民國的《求子百法》(第213頁)
- 林淑華新作發現:綿綿情話的自傳式日記(第221頁)
- 附錄(第229頁)
- 墜入兔子洞:尋找愛麗絲的倩影(第231頁)
- 二逆亂國:談演義小說中的康梁(第243頁)
紙本書 NT$ 390
單本電子書
NT$
39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