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刺青簡史:中國當代新詩的閱讀與想像
  • 點閱:25
    6人已收藏
  • 作者: 張光昕著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 出版年:2013
  • 集叢名:文學視界:23
  • ISBN:9789863260646
  • 格式:PDF,JPG
  • 頁數:306
  • 書籍難度(SR):77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寫作如同刺青。本書通過對孫文波、翟永明、柏樺、海子、張棗、多多、王小妮、陸憶敏、吉狄馬加、西渡等中國當代詩人作品的閱讀和分析,探究其中肉身與書寫間的關係,想像兩者在不同詩學情調中耦合生成的多種寫作姿勢,並力圖以作者獨到的閱讀姿勢,開展多元詩歌批評的嶄新可能性。
 
本書收錄了12篇關於中國當代新詩的研究筆記,作者採用文本細讀的方式,以中國當代詩界極具影響力或筆鋒鮮明的詩人作品為談論對象,論及孫文波、翟永明、刀、柏樺、海子、張棗、多多、王小妮、陸憶敏、吉狄馬加、西渡等中國當代詩人,嘗試在別具一格的閱讀與想像中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形式指引。
 
對這種可能性的憧憬和激情,讓本書拒絕成為一個名詞,因為它並非握有命名權的詩歌史,儘管書名中赫然印著「簡史」二字;它也拒絕成為一個動詞,因為它不具備改造世界的宏偉志向,哪怕是對閱讀世界的零敲碎打;它不是一個形容詞,因為中國當下的詩歌批評界貧困得只剩下它們了;它也不是一個感歎詞,抒情已經叛逃了詩歌,如今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抒情,唯獨在抒情中沒有。

 
作者對詩歌批評總體姿勢的幻想,讓本書最終成為一個介詞,它本身言之無物,隱約指引著一種未來閱讀的方向,猜測一種寫作的可能趨勢。在對肉身性與書寫性之間關係的反覆推敲中,中國新詩的發展歷程亦可被讀成一部「刺青簡史」。


張光昕
 
男,1983年冬生於中國吉林省蛟河市,現為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在讀博士。著有《西北偏北之詩--昌耀詩歌研究》。

  • 詩歌擺──孫文波論(第5頁)
  • 假動作的精神分析──翟永明詩歌務虛筆記(第31頁)
  • 刀可道──《時間裏面的刀》閱讀劄記(第55頁)
  • 貓科壁虎──柏樺詩歌片論(第77頁)
  • 在一切麥田之上──海子詩歌漫議(第97頁)
  • 茨娃密碼──張棗詩歌的微觀分析(第119頁)
  • 「多少代人的耕耘在傍晚結束」──論多多詩歌中的抒情革命(第145頁)
  • 米與鹽:家庭詩學的兩極──以王小妮為中心(第175頁)
  • 刺青簡史──論陸憶敏詩歌的語言質地(第199頁)
  • 山地詩學的誕生──論吉狄馬加的秩序觀(第227頁)
  • 肖像.遊移.風濕病──西渡論(第251頁)
  • 《剃鬚刀》審美教育小劄(第275頁)
  • 後記(第295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