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老師月刊 [第436期]:尋「童」啟事
-
點閱:26
3人已收藏
- 作者: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 出版年:2014.04
- 格式:PDF,JPG
- 附註:原刊名:張老師簡訊,自民67年1月起,改為本刊名,卷期另起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2-18
本期內容簡介
尋「童」啟事
每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孩童,被不同的事件餵養成各種樣貌,
並在漫長的生命歲月中,透過各種作為來表達自己的存在,
於是,大人的我們經常陷滯在莫名所以、難以突破,甚至失控的困局裡。
尋找出那個小孩吧,傾聽他、擁抱他、療癒他、滋養他,
愛的缺口補足了,才能自在伸展、自我實現。
林照真
帶著已逝的女兒圓夢去。
林枝旺
臺南義張們的「垃圾桶」。
劉柏君
我,努力走出自己的天命。
【心主張】 適性升學,適性成長。
【心探索】 為自己的靈魂插根旗杆。
【心關係】 家不是美麗的樣品屋。
【心教養】 閱讀,父母最溫暖的體溫。
【心鮮事】 發展「韌力」?戶外探險去!│婚姻也需要制訂工作守則
│紓壓,除了吃垃圾食物,還有更好的方法。
尋找出那個小孩吧,傾聽他、擁抱他、療癒他、滋養他,
愛的缺口補足了,才能自在伸展、自我實現。
林照真
帶著已逝的女兒圓夢去。
林枝旺
臺南義張們的「垃圾桶」。
劉柏君
我,努力走出自己的天命。
【心主張】 適性升學,適性成長。
【心探索】 為自己的靈魂插根旗杆。
【心關係】 家不是美麗的樣品屋。
【心教養】 閱讀,父母最溫暖的體溫。
【心鮮事】 發展「韌力」?戶外探險去!│婚姻也需要制訂工作守則
│紓壓,除了吃垃圾食物,還有更好的方法。
- 心主張(第12頁)
- 張德聰:適性升學、適性成長(第12頁)
- 王浩威:曾經每一個男人都是孽子的時代(中)(第78頁)
- 張立人:紫藤花(第106頁)
- 〈唱自己的歌〉天命,自己掙來的──從靈媒到臺灣第一位棒球女裁判劉柏君(第116頁)
- 〈心腦操練坊〉心智聚焦,避免腦力過度負荷(第130頁)
- 心探索(第16頁)
- 〈心靈後花園〉林照真:就算妳不在了……(第2頁)
- 吳明富:阿嬤的菜市場雨傘(第16頁)
- 楊蓓:世界,是自己的(第28頁)
- 呂旭亞:靈魂的旗幟(第32頁)
- 鍾文音:一個人的秘境療程(第83頁)
- 〈「張老師」家族〉林枝旺:同理心,「張老師」的核心力量(第100頁)
- 心關係(第22頁)
- 李維榕:抉擇(第22頁)
- 劉惠琴:房屋廣告中的家(第36頁)
- 李島鳳:連結(第40頁)
- 林蕙瑛:當孩子來敲門(第96頁)
- 心鮮事(第44頁)
- 〈心聞捕手〉(第44頁)
- 〈讀家心聞〉蘇珊.強森:《愛是有道理的》 〈推薦序〉為愛點燈的醫心大師(第134頁)
- 〈偷時間〉自我成長、親子學堂、生活美學等最新課程和活動(第140頁)
- 心視野 尋「童」啟事(第52頁)
- 尋找我的內在小孩(第52頁)
- 翁開誠:無私的愛,委屈的大人小孩(第53頁)
- 楊俐容:最自然、真實的自我(第58頁)
- 張莉莉:角色扮演,引出內在小孩(第64頁)
- 曹中瑋:釐清現況,補足內在小孩的缺愛(第68頁)
- 周志建:說故事,認回內在小孩,把愛找回來(第74頁)
- 心教養(第88頁)
- Allan媽媽:沒有「應該」給的禮物(第88頁)
- 舒霖:反社會人格的小王子(第92頁)
- 李後璁:好奇心帶來的新世界(第110頁)
- 楊茂秀:爸爸的頭在小米的小袋子裡(第12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