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0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中國進入了「三皇五帝」統治時期。三皇,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傳說中,他們不但是天下的主人,而且個個智慧賢明。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遠古時代,大地荒涼,伏羲出現後,發明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他教會人們建造房屋,以躲避風雨和野獸的襲擊。他結繩為網,教會人們捉鳥捕魚。伏羲還根據天地陰陽變化之理,發明創造了八卦,使之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他發明了瑟,創作了很多曲子,讓人們在勞動之餘,用音樂來消除疲勞。在後人的眼裡,伏羲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遠古時代最早的智者。
燧人氏,又稱「燧皇」。遠古時代,人們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到了夜裡,漆黑一片,常有野獸襲擊。有一次,雷雨過後,樹木被雷電點著,引起熊熊大火。燧人氏偶嘗被雷火燒烤過的食物,感覺味道極其鮮美。後來,他見大鳥用巨喙啄食樹蟲時,樹上迸出火花,就靈機一動,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方法,教會人們用火烤製食物、照明、取暖、冶煉、防禦野獸等。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後來,人們將燧人氏奉為「火祖」。
神農氏,就是傳說中的炎帝。在中古傳說中,炎帝是太陽神,也是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神。傳說神農氏見人們整天以打獵為生,而獵物逐漸減少,認為這樣下去生活肯定難以維持,於是他遍嘗百草,篩選五穀、草藥,解決了人們的吃飯、看病問題。為了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他種植桑麻,教人們製麻為衣。他又教人們製作陶器和五弦琴,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後來,神農氏在嘗草藥時,不幸中毒身亡,但他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成為支持文化不斷發展、前進的精神動力。
黃帝,生於姬水,居於軒轅之丘,故姓姬,號軒轅氏。據說,他一生下來就會開口說話,長大後性情聰敏,道德高尚,故被西北遊牧民族推舉為部落首領,稱為「黃帝」。神農氏後期,黃帝率兵征討那些殘暴的諸侯,很多人望風歸順,只有蚩尤不願歸順。黃帝見蚩尤無惡不作,就與炎帝一起討伐蚩尤。雙方的軍隊在涿鹿展開決戰,蚩尤大敗,活捉後被斬首。諸侯紛紛奉黃帝為天子,黃帝開始與炎帝一起治理國家。傳說,舟車、文字、音律、算數等都是黃帝發明的。他的妻子嫘祖同樣賢明能幹,她教民農桑,發明了養蠶、絲織。後來,人們將炎帝、皇帝尊稱為華夏文明的始祖,將嫘祖尊為「桑蠶之神」。
顓頊,姓姬,號高陽氏。相傳他是黃帝的曾孫,在他二十歲時,黃帝因其聰明有謀略,將首領之位傳給了他。顓頊即位後,進行了宗教改革,禁止人們信奉巫邪鬼神,強令人們信奉黃帝一族的教化,從而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在他的統治下,天下太平,國家的疆域面積又擴大了許多。因顓頊生前崇尚玄色,故後人尊他為玄帝。
帝嚳,姓姬,史稱高辛氏。相傳帝嚳生於西海之濱,他的母親因腳踏巨人的腳印而懷孕,然後就生下他來。他少小好學,年紀輕輕就負有盛名,十五歲就被顓頊選為首領之位繼承人。帝嚳在位時,根據四時變化,劃分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氣來從事農畜活動。他仁慈而有威嚴,在位七十年,天下悅服,人們在他的領導下安居樂業。帝嚳死後,立兒子摯為帝。但摯統治不力,死後由弟弟放勳繼承了王位,是為堯帝。
堯,姓尹祁,號放勳。他博學多才,恭謹仁義,勤奮簡樸。傳說他繼承帝位後,仍舊與民眾生活在一起。他和大家一樣,穿粗布衣服,吃粗飯雜糧。他制訂了四方的方向,規定了一年的天數,為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堯統治時期,各民族團結如一家。堯年老時,看到自己的兒子不適合繼承王位,就讓各部落首領從民間選拔賢能之人,大家推薦了舜。堯對舜進行考驗後,就將王位傳給了他。
- 史記(第11頁)
-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第11頁)
- 謙遜仁義的舜(第13頁)
- 大禹治水(第15頁)
- 紂王荒淫無道(第16頁)
- 牧野之戰(第18頁)
- 周公輔政(第20頁)
- 國人暴動(第22頁)
- 鄭莊公黃泉見母(第23頁)
- 神醫扁鵲(第25頁)
- 管仲輔佐齊桓公(第27頁)
- 宋襄公圖霸(第29頁)
- 晉惠公背信棄義(第31頁)
- 晉文公成就霸業(第33頁)
- 趙盾執政(第35頁)
- 楚莊王一鳴驚人(第37頁)
- 趙氏孤兒(第39頁)
- 齊相晏嬰(第40頁)
- 文聖人孔子(第42頁)
- 伍子胥復仇(第44頁)
- 勾踐臥薪嘗膽(第46頁)
- 范蠡深謀遠慮(第48頁)
- 豫讓刺殺趙襄子(第50頁)
- 商鞅變法(第51頁)
- 蘇秦合縱六國(第53頁)
- 孟嘗君禮賢下士(第55頁)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第58頁)
- 田單復國(第59頁)
- 愛國詩人屈原(第61頁)
- 范雎復仇(第63頁)
-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64頁)
- 甘羅拜相(第67頁)
- 秦王誅殺呂不韋(第69頁)
- 李牧保家衛國(第71頁)
- 荊軻刺秦王(第74頁)
- 秦始皇一統天下(第76頁)
- 陳勝吳廣起義(第79頁)
- 項羽破釜沉舟(第81頁)
- 項羽大擺鴻門宴(第82頁)
- 韓信用兵有方(第85頁)
- 名相蕭何(第86頁)
- 張良運籌帷幄(第88頁)
- 周勃誅殺諸呂(第90頁)
- 晁錯冤死(第92頁)
- 冒頓振興匈奴(第94頁)
- 少年將軍霍去病(第96頁)
- 風流才子司馬相如(第98頁)
- 漢書(第100頁)
- 霸王烏江自刎(第100頁)
- 賈誼英年早逝(第102頁)
- 竇漪房稱后(第103頁)
- 周亞夫嚴於治軍(第105頁)
- 巫蠱之亂(第107頁)
- 漢武帝獨尊儒術(第108頁)
-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第110頁)
- 司馬遷寫《史記》(第112頁)
- 漢昭帝信任霍光(第113頁)
- 霍光廢昌邑王(第115頁)
- 霍氏滅門(第117頁)
- 朱雲直言敢諫(第119頁)
- 王莽篡漢(第120頁)
- 後漢書(第123頁)
- 昆陽大戰(第123頁)
- 東漢賢后(第125頁)
- 樂羊子之妻(第127頁)
- 「強項令」董宣(第128頁)
- 馬援老當益壯(第130頁)
- 大隱嚴子陵(第132頁)
- 舉案齊眉(第134頁)
- 梁冀權傾天下(第136頁)
- 清官第五倫(第138頁)
- 黃昌夫妻破鏡重圓(第140頁)
- 十常侍之亂(第141頁)
- 董卓禍國殃民(第143頁)
- 王允除董卓(第145頁)
- 蔡文姬歸漢(第147頁)
- 三國志(第149頁)
- 魏武帝曹操(第149頁)
- 文武全才鐘繇(第151頁)
- 鄧艾滅蜀(第153頁)
- 關羽大意失荊州(第155頁)
- 夷陵大戰(第157頁)
-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59頁)
- 司馬懿戰勝曹爽(第161頁)
- 司馬昭狼子野心(第163頁)
- 晉書(第165頁)
- 放浪形骸的才子阮籍(第165頁)
- 賈南風干政(第167頁)
- 石勒建後趙(第168頁)
- 周處除三害(第171頁)
- 書聖王羲之(第172頁)
- 苻堅重用王猛(第174頁)
- 謝安退敵(第176頁)
- 宋書(第178頁)
- 不為五斗米折腰(第178頁)
- 范曄之死(第180頁)
- 無道昏君劉子業(第181頁)
- 劉休仁功高致禍(第183頁)
- 南齊書(第185頁)
- 蕭道成建齊(第185頁)
- 書法大師王僧虔(第187頁)
- 梁書(第189頁)
- 昭明太子蕭統(第189頁)
- 名將韋睿(第191頁)
- 忠臣羊侃(第192頁)
- 山中宰相陶弘景(第194頁)
- 無神論者范縝(第196頁)
- 陳書(第198頁)
- 褚玠懲惡除奸(第198頁)
- 蕭摩訶戎馬一生(第200頁)
- 陳後主亡國(第201頁)
- 魏書(第204頁)
- 毀譽參半的馮太后(第204頁)
- 孝文帝改革(第206頁)
- 爾朱榮不知進退終亡身(第208頁)
- 北齊書(第210頁)
- 昏庸的暴君高洋(第210頁)
- 勇將高昂(第212頁)
- 史學家魏收(第214頁)
- 周書(第216頁)
- 宇文憲功高遭忌(第216頁)
- 姚僧垣醫術高超(第218頁)
- 北周大將赫連達(第220頁)
- 南史(第222頁)
- 蕭宏有名無實(第222頁)
- 侯景幾易其主(第224頁)
- 北史(第226頁)
- 沉迷女色的高緯(第226頁)
- 餓彪將軍元暉(第228頁)
- 地理學家酈道元(第230頁)
- 隋書(第232頁)
- 楊堅建立隋朝(第232頁)
- 德才兼備的獨孤皇后(第234頁)
- 楊廣篡位(第236頁)
- 暴君隋煬帝(第238頁)
- 隋朝法官趙綽(第239頁)
- 權臣楊素(第241頁)
- 悍將韓擒虎(第243頁)
- 賀若弼禍從口出(第244頁)
- 瓦崗軍起義(第247頁)
- 舊唐書(第249頁)
- 李淵建唐(第249頁)
- 竇建德自立(第251頁)
- 玄武門之變(第253頁)
- 貞觀之治(第255頁)
- 仁孝賢慧的長孫皇后(第257頁)
- 禪宗的分裂(第259頁)
- 諫臣魏徵(第261頁)
- 酷吏時代(第263頁)
- 姚崇拜相(第264頁)
-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第266頁)
- 楊國忠專權誤國(第268頁)
- 詩聖杜甫(第270頁)
- 李光弼衛唐(第272頁)
- 貪財好色的元載(第274頁)
- 奸相盧杞(第276頁)
- 二王八司馬(第279頁)
- 文壇領袖韓愈(第280頁)
- 新唐書(第283頁)
- 用兵如神的李靖(第283頁)
- 白袍將軍薛仁貴(第286頁)
- 一代女皇武則天(第288頁)
- 第一酷吏來俊臣(第290頁)
- 明相狄仁傑(第292頁)
- 太平公主叛亂(第294頁)
- 一代詩仙李白(第296頁)
- 安祿山恃寵而驕(第298頁)
- 張巡守城(第301頁)
- 高力士權傾朝野(第304頁)
- 郭子儀衛國有功(第306頁)
- 詩史白居易(第308頁)
- 甘露事變(第310頁)
- 顏真卿忠貞愛國(第312頁)
- 牛李黨爭(第314頁)
- 舊五代史(第316頁)
- 朱溫篡唐(第316頁)
- 李存孝之死(第318頁)
- 唐莊宗寵幸伶人(第320頁)
- 兒皇帝石敬瑭(第322頁)
- 長樂老馮道(第324頁)
- 新五代史(第326頁)
- 周世宗改革(第326頁)
- 宋史(第328頁)
- 陳橋兵變(第328頁)
- 趙普拜相(第329頁)
- 楊家將(第331頁)
- 宋仁宗認母(第333頁)
- 面涅將軍狄青(第335頁)
- 范仲淹改革(第338頁)
- 鐵面無私的包拯(第340頁)
- 大科學家沈括(第342頁)
- 靖康之變(第343頁)
- 岳飛抗金(第345頁)
- 大詩人陸游(第347頁)
- 文天祥名垂青史(第348頁)
- 遼史(第351頁)
- 阿保機建遼(第351頁)
- 耶律休哥戰功顯赫(第353頁)
- 金史(第355頁)
- 阿骨打建金(第355頁)
- 完顏宗翰滅宋(第357頁)
- 元史(第359頁)
-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第359頁)
- 忽必烈建立元朝(第361頁)
- 郭守敬編撰《授時曆》(第362頁)
- 明史(第365頁)
- 紅巾軍起義(第365頁)
- 朱元璋建立明朝(第367頁)
- 鄂國公常遇春(第369頁)
- 軍事奇才徐達(第371頁)
- 劉伯溫神機妙算(第373頁)
- 馬皇后賢慧識大體(第375頁)
- 靖難之役(第377頁)
- 鄭和下西洋(第379頁)
- 土木堡之變(第382頁)
- 于謙衛都(第384頁)
- 明武宗貪玩誤國(第386頁)
- 奸臣嚴嵩(第388頁)
- 戚繼光抗倭(第390頁)
- 清官海瑞(第392頁)
- 一代改革家張居正(第394頁)
- 皇太極巧施反間計(第396頁)
- 李自成稱王(第398頁)
- 吳三桂降清(第400頁)
- 史可法死守揚州(第402頁)
- 清史(第404頁)
- 努爾哈赤起兵(第404頁)
- 多爾袞,大清開國的第一功臣(第406頁)
- 康熙三征噶爾丹(第408頁)
- 雍正賜死年羹堯(第410頁)
- 乾隆編撰《四庫全書》(第412頁)
- 巨貪和珅(第413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0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