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30
佛法修行--不管採用哪種具體的方法--都是在培養覺性、喚醒覺知。
如果沒有覺性,就不能稱之為「佛法修行」。
以覺性觀看,就能看到萬物穿流、看到自己得到解脫,知道自己的所在、知道如何解脫自己。
若有所悟,切記不要讓自己成為得悟的人;快樂出現,不要成為那個快樂的人;只要不停地觀察,不要被狀態帶走。
只要能夠觀察,就不會被外在事物帶走,就會在當下獲得自由。人們可以認識各種苦,並能正確地對待它們。有些痛苦會消失,有些痛苦得到認識。以前我們不知道這一點,以為所有的苦中都有「我」。事實是,萬物「就是這樣」。人要歷盡千辛萬苦才會認識到這一點。
法眼使我們看清一切,人們確實能夠從苦中醒來。這就是「佛陀」(開悟者)。此刻人就證得佛法:心知道苦並由苦中醒來,不再昏沉、虛妄、草率,不再迷惑於身心之苦。由法眼觀知這一切,心中便會湧出喜悅;如同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工作,此刻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
- 前言(第7頁)
- 印行本書的緣起(第11頁)
- 1.開啟你的法眼(第14頁)
- 2.人類的道路(第49頁)
- 3.自我訓練指導(第62頁)
- 4.根據佛法真理,完善人的生活(第95頁)
- 5.紀念隆波田的法談(第120頁)
- 6.真理之路(第135頁)
- 7.直接覺知的藝術(第146頁)
- 8.兩個真理(第168頁)
- (1)指示(第168頁)
- (2)直接方法(第175頁)
- 9.答問與覺性訓練經驗(第181頁)
- 10.隆波康懇訪談錄(第202頁)
- 補編 培養覺性的方法──隆波田禪師傳授的方法(第219頁)
- 動中禪(第219頁)
-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第226頁)
- 隆波康懇法師簡歷(第227頁)
- 隆波康懇法師速寫(第229頁)
- 《Wat Pah SUGATO的方丈》縮寫(第231頁)
- 結語(第234頁)
- 附篇(第238頁)
- 1.蘇卡多寺的森林道場(第238頁)
- 2.隆波康懇禪師的開示(二○○九年七月至九月)(第241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30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3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