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7
內容簡介
由於中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脆弱,中國雖然達到了人均收入6000多美圓的中等收入水平,但是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例如:必須解決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實現政府經濟職能的轉變;必須解決好資源和環境對發展的制約,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好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實現社會和諧、共同富裕。為此,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六個方面的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新的動力和活力,創造不竭的改革紅利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之,中國人民所具有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勤勞苦幹、善於學習、願意合作的精神,以及不斷深化改革的勇氣和智慧,將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夢想一定能夠在2020年實現。
- 一、新中國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初步發展(第1頁)
- 中國古代的燦爛文化和近代文化的轉型與凋敝(第3頁)
- 新中國的建立與新文化的初創(第9頁)
- 新中國文化建設的探索發展和成就(第17頁)
- 二、百花競放的文藝創作(第29頁)
- 文藝創作的示範和導向: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第31頁)
- 藝術門類全面發展:奏響時代凱歌(第36頁)
- 文藝作品精彩紛呈:傳統藝術重放异彩、時代精品不斷涌現(第47頁)
- 三、温暖民心的文化事业建设(第55頁)
- 公共文化服務網络初步形成(第57頁)
- 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初顯成效(第61頁)
- 文化遺產工作全面開展:文化保護和傳承卓有成效(第65頁)
- 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第70頁)
- 四、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第75頁)
- 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營造發展良好環境(第77頁)
- 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各類產業日益繁榮(第83頁)
- 堅持改革創新:不斷發展壯大的市場主體(第89頁)
- 文化市場體系的建立和監管:市場規範有序(第95頁)
- 五、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第101頁)
- 對外文化戰略體系初步形成:文化外交成為新亮點(第103頁)
- 深化多元交流:感知多彩文化盛宴(第110頁)
- 國際文化貿易: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第115頁)
- 六、教育發展樹百年大計(第121頁)
- 建立國民教育體系:國民文化素養整體提昇(第123頁)
- 完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多種教育形式全面發展(第130頁)
- 擴大教育開放:中國教育與世界擕手共進(第137頁)
- 七、日新月异的科技發展(第145頁)
- 發展自然科學: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强(第147頁)
- 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構建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形態(第156頁)
- 科技成果轉化:從基礎研究到開發應用(第161頁)
- 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共享人類智慧成果(第167頁)
- 八、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第173頁)
- 振興競技體育: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第175頁)
- 發展群衆體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第181頁)
- 國際體育交流:全面登上國際舞臺(第189頁)
- 九、文化建設的挑戰與展望(第193頁)
- 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第195頁)
- 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和發展(第201頁)
- 小康社會文化建設的目標與戰略(第208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7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