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醫名家臨床筆記:中醫自學百日通. 第三部, 第59-80天
  • 點閱:105
    73人已收藏
  • 作者: 張湖德, 單麗娟, 王存芬主編
  • 出版社:大堯文創
  • 出版年:2011
  • 集叢名:杏學經典:5
  • ISBN:9789866579301
  • 格式:PDF,JPG
  • 頁數:320
  • 書籍難度(SR):73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內容簡介

一百天學會中醫,最實用的中醫學習手冊。
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主要是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並且認為人與環境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辨證論治分為辨證和論治兩個階段: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證。論治,則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中醫科學醫、教、研的名醫大家
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全面專擅編寫
主編 全球五大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張湖德

新疆自治區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單麗娟
醫科大學副教授暨《金匱要略》研究專家 王存芬

*承傳老祖宗望聞切問的智慧,循序深入,分科漸近
本套書是坊間難得看到內容循序深入,分科漸近的中醫自學手冊,內容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婦科、兒科、內科等科以及針灸學、推拿學。

*通俗易懂的文字,自學中醫及中醫保健的諮詢手冊
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降低閾閥,幫助自學中醫者順利跨入中醫之門。並為現代醫學工作者、關心中醫學發展、喜歡接受中醫醫療服務和願意運用中醫方法進行自我保健的廣大群眾提供一本現成的諮詢手冊。

*正確表述中醫學理論並恰當闡釋中醫學概念
中醫學在中國產生,經過數千年發展而形成的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養生方法、診療手段的傳統醫學。本書除了正確表述中醫學理論,更對比分析了中西醫學差異、辨識和澄清了在宣傳中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闡述中醫眾多理論觀點及臨床技能的詮釋和旁解。

*內容彙集饒廣、包羅宏富,可根據興趣和要求,從中取捨
中醫理論體系發展經歷了先秦秦漢時期、兩晉隋唐時期、宋金元時期、明清時期,以及近代和現代五個階段,每一階段中醫理論體系發展又各有其特點。讀者可以了解不同階段中醫的發展,並深刻體認到近代和現代中醫理論體系發展的特點是,繼承發掘和整理前人理論,同時中醫學已經由近代中西醫匯通,而後走上現代中西醫學結合和多學科研究中醫的道路。
中藥基礎知識——道地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在一定地域氣候作用下產生的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中藥的採收時節和方法對確保藥物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聯。因為動植物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藥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的差異,故藥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

方劑學自學入門——方劑產生的歷史悠久,其上限年代已經無可考證。
方劑是在審證求因確定治法以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方結構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種用藥組織形式,是臨床辨證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劑學是研究治法與方劑配伍規律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


作者簡介

中醫科學醫、教、研的名醫大家,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全面專擅編寫

主編者簡介

張湖德
全球五大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單麗娟
新疆自治區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王存芬
新疆醫科大學副教授暨《金匱要略》研究專家

  • 第59日(第587頁)
    • 第三十四章 皮膚自學入門(第587頁)
  • 第60日(第595頁)
    • 第四節 黃水瘡(第595頁)
    • 第五節 癬(第597頁)
    • 第六節 蟲咬皮炎(第601頁)
  • 第61日(第603頁)
    • 第七節 疥瘡(第603頁)
    • 第八節 藥毒(第605頁)
    • 第九節 癮疹(第608頁)
  • 第62日(第611頁)
    • 第十節 牛皮癬(第611頁)
    • 第十一節 白疕(第614頁)
    • 第十二節 黧黑斑(第618頁)
  • 第63日(第622頁)
    • 第十三節 粉刺(第622頁)
    • 第十四節 面游風(第624頁)
    • 第十五節 瓜藤纏(第626頁)
  • 第64日(第628頁)
    • 第十六節 紅蝴蝶瘡(第628頁)
    • 第十七節 淋病(第633頁)
    • 第十八節 尖銳濕疣(第636頁)
  • 第65日(第638頁)
    • 第十九節 瘡瘍(第638頁)
    • 第二十節 流注(第646頁)
    • 第二十一節 瘰鬁(第648頁)
  • 第66日(第651頁)
    • 第三十五章 兒科自學入門(第651頁)
  • 第67日(第675頁)
    • 第三節 心肝病證(第675頁)
  • 第68日(第691頁)
    • 第四節 心腎病證(第691頁)
  • 第69至70日(第705頁)
    • 第五節 傳染病(第705頁)
  • 第71日(第731頁)
    • 第三十六章 內科學自學入門(第731頁)
  • 第72日(第749頁)
    • 第四節 喘病(第749頁)
    • 第五節 心悸(第755頁)
    • 第六節 胸痹心痛(第760頁)
  • 第73日(第767頁)
    • 第七節 胃痛(第767頁)
    • 第八節 腹痛(第774頁)
    • 第九節 嘔吐(第779頁)
  • 第74日(第785頁)
    • 第十節 呃逆(第785頁)
    • 第十一節 噎隔(第790頁)
    • 第十二節 泄瀉(第794頁)
  • 第75日(第799頁)
    • 第十三節 便秘(第799頁)
    • 第十四節 黃疸(第805頁)
    • 第十五節 脅痛(第813頁)
  • 第76日(第816頁)
    • 第十六節 癭病(第816頁)
    • 第十七節 積聚(第819頁)
    • 第十八節 腰痛(第823頁)
  • 第77日(第828頁)
    • 第十九節 顫震(第828頁)
    • 第二十節 痹病(第833頁)
    • 第二十一節 虛勞(第838頁)
  • 第78日(第846頁)
    • 第二十二節 消渴(第846頁)
    • 第二十三節 血證(第850頁)
  • 第79日(第863頁)
    • 第二十四節 陽痿(第863頁)
    • 第二十五節 淋證(第867頁)
  • 第80日(第874頁)
    • 第二十六節 水腫(第874頁)
    • 第二十七節 癇病(第884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