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海上絲路:南海古國尋蹤謎航
  • 點閱:571
    254人已收藏
  • 作者: 甄炳華著
  • 出版社:臺灣商務
  • 出版年:2014
  • 集叢名:新萬有文庫,世界史地
  • ISBN:9789570528879
  • 格式:PDF,JPG
  • 頁數:286
  • 附註:含附錄

解開一段千古傳奇的航程 重現南洋海域的東方明珠
 
在中國《漢書》與《後漢書》裡記載著西元前二年漢代使者遠赴黃支國出使,漢使與商人們一行乘船攜黃金、絲綢南下購買明珠、璧玉與香料,南海諸國和中國間的通貢往譯-獻犀、象、小黑人、大珍珠,皆循經都元、邑盧沒、諶離、夫甘都盧、已程不、皮宗……這些星羅棋布的交通要塞,猶如座落古地圖的海上明珠,每個商驛,皆紀錄著亞洲國際間最早的商事活動,也是我國民南下經商定居,及現在東南亞一帶居民最初的血脈源流。
 
作者從各史籍、相關出土文物及古代各種商貿活動的軌跡裡,重返時光,探尋這段充滿貨殖札事、商業傳奇的歷史航道,破譯了十個古國的現代地名,為此珍貴的海上絲路,重作考尋。

甄炳華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科,淡江大學英文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歷任政治作戰學校訓導員,僑務委員會科長;駐印尼代表處秘書及專門委員,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及華僑協會總會《僑協雜誌》主編。曾獲頒國軍忠勤勳章及行政院服務獎章。著有《中國民族性與民主政治》、《淺談孔子與老子》等書。

  • 序(第I頁)
  • 導讀(第VII頁)
  • 第1章 漢使赴黃支國的大謎團(第1頁)
    • 第一節 徐聞黃支航線懸疑二千年(第1頁)
    • 第二節 二十世紀航程考訂無共識,亟需正解(第3頁)
    • 第三節 善用新知,精讀《漢書》及其闡述破解謎航(第5頁)
  • 第2章 史學家對黃支、都盧地點的註解(第11頁)
    • 第一節 應劭:黃支國在日南之南去京師三萬里(第11頁)
    • 第二節 班固曾簡稱夫甘都盧國為都盧(第12頁)
    • 第三節 使船自徐聞往合浦,係向北行(第14頁)
    • 第四節 范曄:葉調是南海繼黃支入貢的國家(第15頁)
    • 第五節 杜佑:黃支產大珠、玉璧、琉璃、奇石、異物(第19頁)
    • 第六節 周去非謂海之南郡,遠接黃支之外(第20頁)
    • 第七節 顧炎武謂漢時朱崖南有都元……黃支等國(第20頁)
    • 第八節 錢穆:漢武帝時貿易已遠涉南洋(第21頁)
  • 第3章 藤田豐八等學者對漢使航程之研究(第23頁)
    • 第一節 寧謐的南海轉變為歐人爭奪的戰場(第23頁)
    • 第二節 藤田豐八對漢使航程的考訂及其支持者(第27頁)
    • 第三節 認黃支未必是建志;古印度無Kanci地名(第31頁)
    • 第四節 維勒吉謂黃支在亞齊;周連寬謂邑盧沒以次均在印尼(第33頁)
    • 第五節 邑盧沒以次四國皆在印度說(第34頁)
  • 第4章 黃支是南海島國,而非在南印度舉要(第37頁)
    • 第一節 黃支國是在南海而非在印度(第37頁)
    • 第二節 黃支國是島;不是次大陸(第52頁)
  • 第5章 夫甘都盧國的發現(第57頁)
    • 第一節 從諶離國找起(第57頁)
    • 第二節 尋覓諶離國卻發現了Doro(都盧)(第59頁)
    • 第三節 都盧與夫甘都盧(第61頁)
    • 第四節 都盧山國與仙都盧山國(第64頁)
    • 第五節 夫甘都盧是都盧山的參證(第67頁)
  • 第6章 都元國地在Pulau Duyung(都元島)(第71頁)
    • 第一節 漢使從徐聞啟航北上(第71頁)
    • 第二節 航經港埠(第73頁)
    • 第三節 漢使船停泊Pulau Duyung(第79頁)
    • 第四節 屈都昆與都元及黑格爾一號銅鼓的分布(第82頁)
  • 第7章 邑盧沒的破譯(第85頁)
    • 第一節 行經港埠(第85頁)
    • 第二節 從蘇門答臘尋找邑盧沒國(第91頁)
    • 第三節 邑盧沒是Tanjung Lumut(第98頁)
    • 第四節 邑盧沒國概況(第101頁)
  • 第8章 諶離國是爪哇北岸的Cantigi(第103頁)
    • 第一節 行經港埠(第103頁)
    • 第二節 諶離國地為Cantigi市(第116頁)
    • 第三節 漢使步行到夫甘都盧(第118頁)
    • 第四節 漢使登船赴黃支國的港埠Doro(第121頁)
  • 第9章 深海遠尋黃支國(第123頁)
    • 第一節 由夫甘都盧東航經八港埠(第123頁)
    • 第二節 展望弗雷勒斯及以東島嶼(第141頁)
  • 第10章 Wanci即黃支國之論證(第145頁)
    • 第一節 航經港埠(第145頁)
    • 第二節 發現Wanci港市──黃支國(第151頁)
    • 第三節 Wangi Wangi島及Wanci市簡介(第153頁)
    • 第四節 Wanci即黃支國八大論證(第155頁)
  • 第11章 已程不國的對音地為Ijen Bukit(第165頁)
    • 第一節 中外學者對已程不國之考訂(第165頁)
    • 第二節 已程不國即Ijen Bukit(第166頁)
    • 第三節 中國港Tanjung China是漢使從Ijen Bukit還的地證(第168頁)
    • 第四節 已程不國逕北的婆羅洲(第169頁)
    • 第五節 婆羅洲西岸的港埠(第171頁)
    • 第六節 途經菲律賓的港埠(第183頁)
    • 第七節 由呂宋經台灣到中國福建(第186頁)
    • 第八節 行走東洋針路的見證(第189頁)
  • 第12章 皮宗國地為Teluk Betung(第191頁)
    • 第一節 近代學者對皮宗地點意見紛歧(第191頁)
    • 第二節 犀牛是找尋皮宗的最佳嚮導(第193頁)
    • 第三節 獻犀航路即漢使開拓的南海絲路(第197頁)
    • 第四節 漢書敦化本: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第198頁)
  • 第13章 南海絲路、西海絲路與香料之路(第203頁)
    • 第一節 漢使赴南海以黃金絲綢買珠寶、眾香(第203頁)
    • 第二節 西海絲路(第214頁)
    • 第三節 海上絲路也是香料之路(第219頁)
  • 第14章 國人僑居南海史略(第221頁)
    • 第一節 中華及唐人時代(第221頁)
    • 第二節 新客或華橋時代(第224頁)
    • 第三節 華僑被強迫同化時代(第234頁)
    • 第四節 中華語文復興時代(第246頁)
    • 結語(第249頁)
  • 附錄:主要參考書及論文目錄(第251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