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
  • 點閱:129
    41人已收藏
  • 作者: 陳榮賦, 尹培培作
  • 出版社:海鴿文化出版 創智文化總經銷
  • 出版年:2014
  • ISBN:9789865951733
  • 格式:PDF,JPG
  • 頁數:324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內容簡介
 
■ 最古老的人生智慧,最經典的傳統文化——佛教思想!
佛教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生智慧。即使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古老的佛教還是可以煥發出其特有的魅力,並且產生啟迪智慧和淨化人心的作用。佛的智慧,就是要我們關注、善待疲憊的心靈,停下匆匆的腳步,聆聽真實生命的聲音,從而使生命多一份從容與淡定。
 

■ 本書可以讓人們找到生命的意義,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啟發。
本書從佛的眾多角度來詮釋佛的真意,將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與工作當中。仔細閱讀本書,會使你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人際關係更和諧。讓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與寬廣。
 
■沒有艱深的理論,沒有枯躁的術語,只有輕鬆易懂的小故事!
為了幫助讀者一窺佛教的概貌,本書精選數十個佛學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充滿佛的智慧,每篇小故事文章末,皆附上作者自身對於佛學的領悟,讓讀者對於佛學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與佛理,可以跟作者相互印證,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作者簡介
 
陳榮賦
 
研究鑽研佛教多年,對於佛學、佛教典籍均有深入的研究,擅長以故事的形式,傳達深奧的哲理,精於探究人性的深層意義。

 
尹培培
 
因對佛教的認識既有理論的薰陶,又有自身的投入與體驗。特別透過大量的佛學資料、參考各類文獻,整理編著出本書,希冀能帶領讀者進入佛教博大精深的世界。


  • 前言(第3頁)
  • 導讀:佛在心中(第15頁)
    • 佛的意義(第16頁)
    • 佛是人而不是神(第18頁)
    • 人人皆可成佛(第20頁)
    • 佛是真平等者(第25頁)
    • 讚佛功德(第27頁)
    • 禪師話禪宗(第30頁)
  • 第一章: 悟佛清靜心——佛性澄清三千里,心安入得大境界(第41頁)
    • 為心靈除塵(第42頁)
    • 心清如水即是佛(第44頁)
    • 心地透明,無所可生(第48頁)
    • 心佛則佛,心魔則魔(第51頁)
    • 心淨,國土淨(第54頁)
    • 長樂我淨,佛性本來清淨(第57頁)
    • 動是煩惱根,一動不如一靜(第59頁)
    • 靜是宇宙雷霆之力(第62頁)
    • 身靜是末,心靜是本(第64頁)
    • 觀是何人,心為何物(第66頁)
    • 禪是什麼(第69頁)
    • 雲在青天水在瓶(第71頁)
    •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74頁)
    • 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心動(第77頁)
    • 不定,不亂,不坐,不禪(第79頁)
    • 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怎麼可以心動?(第81頁)
  • 第二章: 悟佛平常心——神仙原是凡人做,但盡煩心無聖解(第83頁)
    • 道不在於知與不知,道是平常心(第84頁)
    • 知是知非,知非便捨(第86頁)
    • 擁有應該擁有的東西(第88頁)
    • 做人做事都要有平常心(第90頁)
    • 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第93頁)
    • 活在現在(第95頁)
    • 從心流出(第98頁)
    • 佛心(第100頁)
    • 天然騎佛(第102頁)
    • 鹹淡有味(第104頁)
    • 人生處處有快樂(第106頁)
    • 天堂和地獄(第108頁)
    • 人間好時節(第110頁)
    • 香山居士白樂天(第112頁)
    •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第117頁)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119頁)
    • 有與無(第121頁)
    • 鹽醬是生活(第123頁)
    • 火鉗禪(第125頁)
    •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第127頁)
  • 第三章: 悟佛超脫心——禪心染得千山綠,煩惱場合正好修(第129頁)
    • 放下才能得到解脫(第130頁)
    • 大千世界一禪床(第135頁)
    • 放下心是菩提(第137頁)
    • 鬚生煩惱處,悟得即菩提(第140頁)
    • 得失安然,雲捲雲舒(第145頁)
    • 多一分禪心,少一分煩惱(第149頁)
    • 智慧不起煩惱(第152頁)
    • 不是煩惱離不開你,是你撇不下它(第156頁)
    • 誰束縛了你(第159頁)
    • 山高怎礙野雲飛(第161頁)
    • 金錢也是好東西(第164頁)
    • 但求身心灑脫(第167頁)
    • 「玉板」禪師(第169頁)
    • 什麼團團轉(第172頁)
    • 無故尋愁覓恨(第175頁)
    • 水溫夠,茶自香(第178頁)
    • 布袋和尚(第181頁)
    • 心在何處安(第185頁)
    •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第188頁)
    • 活得自在,活得超越(第190頁)
  • 第四章: 悟佛修行心——苦海無邊苦修佛,渡卻心魔達彼岸(第193頁)
    • 佛性並無南北之分(第194頁)
    • 修行之本在修心(第196頁)
    • 一切皆禪(第199頁)
    • 雪峰悟道(第202頁)
    • 憨山開悟(第205頁)
    • 一堆牛糞(第210頁)
    • 不做關於善惡是非的無謂思考(第212頁)
    • 對鏡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第215頁)
    •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第217頁)
    • 無心自成佛,成佛亦無心(第219頁)
    • 大道至簡(第224頁)
    • 修行要甘於寂寞,甘於淡泊(第227頁)
    • 見性成佛(第229頁)
    • 日面佛,月面佛(第231頁)
    • 無念(第234頁)
    • 不二法門(第237頁)
    • 一得一失(第239頁)
    • 滴水開悟(第242頁)
    • 大鵬鳥和小麻雀(第245頁)
    • 悟道與學問無關(第248頁)
    • 只為有,所以來(第251頁)
    •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第253頁)
    • 成美玉必先忍受雕琢(第256頁)
    • 頭腦思考是最基本的品格(第258頁)
    • 親身經歷才能知道(第260頁)
    • 翠竹黃花皆般若(第263頁)
    • 心離一切相(第266頁)
    • 不拜佛祖(第268頁)
    • 馬祖可像木柴(第270頁)
    • 無聲驚雷(第272頁)
    • 為什麼看得那麼嚴重(第274頁)
    • 乞丐禪(第276頁)
  • 第五章: 悟佛包容心——無量佛法量無邊,芥子雖小納須彌(第279頁)
    • 恨別人,痛苦的是自己(第280頁)
    • 為他人著想,不怨不恨(第282頁)
    • 贈人明月,手留佛光(第284頁)
    • 心寬即喜(第286頁)
    • 寬恕是一種美德(第288頁)
    • 將心靈煉成海(第291頁)
    • 心有多大(第294頁)
  • 第六章: 悟佛忍讓心——忍得一時風浪平,讓人一步佛界寬(第297頁)
    • 生氣是最愚蠢的事情(第298頁)
    • 為點小事發脾氣,不值得(第301頁)
    • 把自己放低一些(第304頁)
    • 忍辱是種修養(第307頁)
    • 處世要能屈能伸(第311頁)
    • 不能改變環境,可以適應環境(第314頁)
    • 多聽勸告,三思後行(第317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