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3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活用經濟學
強化管理腦
經濟學提供給經理人的,是一套理性決策的思考框架。練習從經濟學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判斷基礎,就能提高決策品質。
編者的話
用經濟學方式思考管理
先承認,我沒有修過經濟學,我對這門課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我的不少文科朋友們修得淚眼汪汪、苦哈哈,我的理工科朋友們動輒就要拿滿分,據說跟學過微積分很有關係。 為了矯治我的無知與偏見,我買過幾本經濟學入門書,因為總覺得這是一門重要的知識,一生總得有些基礎的認識,但是從來沒有把書看完過。所以我推測,你的經濟學程度一定比我好,至少不會比我差。
這次的封面故事篇幅約50頁,我們介紹了17個經濟學概念,找來知名經濟學者和專業經理人闡釋經濟學是什麼、和管理、工作、生活有什麼關係。或許是同事盡量寫得簡單,專家學者也說得淺白,讀起來不太費力,也興起了再次挑戰「經濟學『課本』」的念頭。 直到開始寫這篇文章,我感到困惑了。 經濟學和管理學都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如果我們想「白話經濟學」,直接介紹經濟學(概念)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轉個彎,活用經濟學概念來「學管理」。
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們也製作過一個題目:從經典心理學實驗學管理。當時,一跟別人說到封面故事和心理學有關,我最常得到的回應就是,「心理學好有趣喔」「我很喜歡心理學」,與我跟別人提到「經濟學」三的字的表情差很多,後者的回應冷淡多了,甚至會露出疑惑、愁苦的神態。 我猜想這是因為管理牽涉到許多人際互動與溝通,甚至在職場上工作,很多時候令你困擾的,是人、是人性,而非企業的目標在於追求利潤極大化、創造最大效益、供給需求、成本、規模經濟等相對較生硬的字眼。
借用心理學的眼鏡來認識自己、看待自己的工作,了解身邊的人,讓人覺得親近,而且確實有其必要。 那經濟學呢?它和管理更為密切相關,無論是產業環境、景氣循環、個人決策,都和大多數人所處的組織和企業息息相關。 就像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說,「管理的第一個定義是,管理是經濟的器官,企業經理人的每一個行動、每一項決策和每一個考慮,都必須把經濟績效當成第一優先考量的層面。」其次,為了達到經濟效益,企業必須靠經營管理,所以「管理的次要功能是運用人力和物力資源,打造有生產力的企業。」這就是經理人的功能。 因此,帶上經濟學的眼鏡來看待管理,讓我們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所處的組織內外部環境,更有其必要。
何況,你很可能早已經在工作的實踐中、生活的現場裡,領會了某些經濟學的道理。 《Google模式》書裡提到,「忘記沉沒成本(sunk cost,參見P.70)是相當難修的課題。……因為多數人會有一個不理性的傾向,就是拿已經投注的資源量,做為主張繼續投資的理由:『我們已經投資了好幾百萬,不能現在停止。』」 這個場景你一定很能想像,甚至還可以舉一反三,說出自己周遭許多類似的例子。我也覺得用這樣的方式來學一點經濟學的入門概念,感覺輕鬆、實用多了。 希望這期的封面故事,能夠讓你驗證原來你已經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了經濟學概念,也能夠讓你學會新的思考架構。
- Column 專欄(第14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用經濟學方式思考管理(第14頁)
- 小編信箱 陳文敏/老鳥搞小圈圈排擠菜鳥,該怎麼解決?(第16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災難懲罰與糾正錯誤(第18頁)
- 講理 盧希鵬/你的照片與貼圖夠美嗎?(第20頁)
- 未來發生堂 溫肇東/歷久彌新的京都傳承(第22頁)
- 青梅煮酒論 林文政/無情剔除累贅,把管理制度變簡單(第24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讓客戶滿意的共事訣竅(第28頁)
- 職場溝通塾 黑立言/兩倍薪水也挖不走的留才關鍵(第126頁)
- 全球大講堂 許毓仁/台灣怪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第128頁)
- 行銷實戰+ 林建安/當客戶的顧問,共創品牌忠誠和利潤(第130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2頁)
- 《THE 21》/好企畫評斷標準:連另一半都想買!(第32頁)
- 《GOETHE》/有點年紀了,更要活得有意義(第32頁)
- 《Entrepreneur》/動態微調成功模式,持續拓點依然品質不墜(第32頁)
- 《The Atlantic》/決策者與前線脫節,美國深陷戰場泥沼(第33頁)
- 日經《Associé》/鍛鍊「即斷力」,避免空想沒行動(第33頁)
- 《T+D》/7大相處之道,搞定職場麻煩精(第33頁)
- 《SUCCESS》/目標這樣設才正確:難一點就算失敗也ok(第34頁)
- 《Fortune》/為娛樂媒體換上科技腦,迪士尼營收創新高(第34頁)
- 《Chief Learning Officer》/好主管要有同理心!從感受彼此差異學起(第34頁)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想永保組織戰力?請讓員工睡飽飽(第35頁)
- 《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引導顧客自行詮釋,品牌理念深入人心(第35頁)
- 《Workforce》/世代交替來襲!企業如何培育80後(第35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36頁)
- 自我激勵/工作倦怠沒動力?4個開關讓你的大腦重開機(第36頁)
- 情緒管理/別讓完美主義綁架你的情緒,少說「應該」,多用「想要」(第37頁)
- 領導帶人/教練型主管都會做的貼心事:不只給「回饋」,更會給「前饋」(第38頁)
- Diagrams 管理圖解(第40頁)
- 創新突破之道:出奇制勝生命周期/讓顧客驚呼的技術:盤點核心競爭力,拋下舊信念(第40頁)
- 指導部屬的藝術和技術/主管教了部屬什麼不重要,重點是部屬學到什麼(第42頁)
- BRIEF資訊圖:提案簡報的好工具/一張圖表搞定複雜議題,老闆同事一聽就懂(第44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46頁)
- 日文書介_《2045年問題》/面對大失業潮的不變法則:持續主動學習新知(第46頁)
- 中文書介_《信心密碼》/自信讓人實力更堅強,職場升遷更快速(第48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活用經濟學 強化管理腦(第52頁)
- 用經濟學強化管理腦,想清楚、做對事(第54頁)
- 拉頁大海報 8個實用經濟學觀念,讓你理性思維、精準決策(第57頁)
- 經濟學大師精選(第64頁)
- Part 1:成本效益分析(第65頁)
- Part 2:需求變動與消費分析(第73頁)
- Part 3:生產決策與競爭策略(第81頁)
- Part 4:資訊不對稱(第89頁)
- Part 5:賽局理論(第97頁)
- 專家篇(第104頁)
- 案例篇(第108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112頁)
- CEO管理講堂_微風集團執行常務董事 廖鎮漢/不斷嘗試新事物,永遠不要局限在自己原有的想像(第112頁)
- 行銷人物_重金屬搖滾閃靈樂團團長兼經紀人 葉湘怡/放肆的創意和嚴謹的紀律,闖入全球搖滾樂市場(第120頁)
- 創業人物_愛料理共同創辦人 蕭上農/看見市場缺口、滿足用戶需求,構建全台最大食譜網站(第122頁)
- 創新人物_ 3M台灣子公司消費及辦公用品事業群總經理 鍾道之/瞄準消費者的需求,就是專注在會贏的客戶身上(第124頁)
- Sep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別再花時間憂慮工作做不好了!你需要的是分析、決定、行動(第132頁)
- 別讓焦慮癱瘓你的思考與行動 駕馭你的工作焦慮,化阻力為助力(第134頁)
- Part1:克服焦慮的心態和技能(第136頁)
- Part2:征服你的工作焦慮(第140頁)
- 經驗分享(第150頁)
-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第154頁)
- 商業思想家_全球知名主管教練 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領導是一種專業,從學會「不做什麼」開始(第154頁)
- INSEAD 智庫網/為什麼高階主管總是說一套、做一套?(第162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第164頁)
- 職人精神_台灣影像修復保存的先行者 井迎瑞/喚醒影格中被遺忘的時光,讓台灣記憶永續長存(第164頁)
- 跟名人學英文_強納森.艾夫(Jonathan Ive)/“A big definition of who you are as a designer, it's the way that you look at the world.”(第16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