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covery探索頻道雜誌 [第28期] [國際中文版] :恐懼心理學
-
點閱:38
2人已收藏
- 作者: Discovery探索頻道雜誌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希伯崙
- 出版年:2015.05
- 格式:PDF,JPG
本期封面故事
恐懼心理學
儘管目前人類生活在有史以來最安全的時代,但仍有許多人依舊承受著恐懼與焦慮之苦。路克.克拉克(Luke Clark)決定審視恐懼背後的科學因素,並藉由深入探究,協助患者扭轉面對恐懼與焦慮時的原始反應,進而找出能使患者稍稍鬆一口氣的方法
「外面的世界漆黑一片。距離天亮時的晨間禱告還有好幾個小時。無論丹尼身在何處,我願拋下我所擁有的一切,只盼換得與他重逢。」
上面這段敘述取自瑪麗安.珀爾(Mariane Pearl)的回憶錄《堅強的心》(A Mighty Heart)第33頁。她的陳述對多數人來說是遙遠又陌生的經驗,但是你卻完全能夠想像喀拉蚩最黑暗那個夜晚的樣貌。身為讀者的我們,已然進入這位作家筆下描繪的深刻感受:它翻攪著你的胃;它名為「恐懼」。
透過瑪麗安.珀爾的文字,你彷彿親身感覺到當她得知丈夫丹尼.珀爾(Danny Pearl)在巴基斯坦失蹤的清晨,內心無比沉重難受,逼得她幾乎要喘不過氣來。尤其當時為2002年初(九一一攻擊事件之後的五個月內),所有在巴基斯坦的新聞工作者都深恐一不小心就「下落不明」。如果你恰好前去採訪與恐攻嫌疑人有關聯的人物,更無法不提心吊膽。
瑪麗安繼續寫道:「我知道他無法隨意活動。」接著,瑪麗安沉痛地在腦中湧現一連串問題:「為什麼我沒有更注意採訪地點的危險性?為什麼我不夠警覺?為什麼我沒有陪他一起去巴基斯坦?我當時沒有病得沒辦法去。為什麼……」
終於,瑪麗安凝聚起強大力量,決定振作起來。「我告訴自己:停下來,」她寫道,「停止沒完沒了的思緒。遺憾與後悔不過是在浪費精力罷了──質疑現實又有何用呢?」這股力量便是她感人故事的象徵。
安全之下的恐懼感
不要質疑現實。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提醒。不幸的是,對很多人來說,更尋常的現實似乎是:雖然多數人都過著十分平安的生活,但恐懼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
丹尼爾.賈德納(Daniel Gardner)在《恐懼學:恐懼文化如何操控你的大腦》(The Science of Fear)一書中生動地闡述了這種困境:「我們身處有史以來最健康、長壽又富有的時代,但恐懼卻不減反增。此為這個世代最大的矛盾。」
儘管人類已發展出各類疫苗、安全帽與和平協議;儘管我們能以最即時、成本最低的方式獲取知識,但恐懼核心(大腦顳葉深處的杏仁核)卻依然在人體內忙碌運轉。輕微者會因此而焦慮、偏執;嚴重者則可能罹患不同型態的恐懼症,甚或更嚴重的病症。
這讓我們不禁想問,恐懼的確切定義為何?假設少了恐懼,人類將有何不同?隨著科學家對大腦內部運作方式的理解愈來愈深入而廣泛,是否可以藉此幫助人類「改寫」大腦面對恐懼的反應,並將之轉化為有益的回饋?
賈德納首先帶我們回到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當下。在這個大眾媒體當道的年代,九一一事件誘發了前所未見的媒體驚恐群舞,可以說是社會大眾最熟悉的恐懼象徵。「恐懼如此鮮明、如此貼近每一位觀眾。彷彿我們正透過客廳窗戶親眼目睹整場駭人的景象。」這或許可解釋為什麼驚恐萬分的美國人會蜂湧投入另一項更危險的活動。
賈德納引用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學者格爾德.蓋格倫澤爾(Gerd Gigerenzer)的研究成果。他發現在這一年間,許多美國人不再搭乘飛機,寧可以陸上交通工具代替。賈德納寫道:「蓋格倫澤爾計算出美國該年因此直接導致的車禍死亡人數:1595人。」
那麼這些車禍受難者的家屬與朋友是如何看待這個結果呢?「他們自始至終篤信失去丈夫、妻子、父親、母親、孩子的原因只是一般的交通意外,是生活在現代社會難免的遺憾,」賈德納繼續寫道,「但事實並非如此。『恐懼』才是奪走他們摯愛的元兇。」
《 詳細內文請翻閱NO.28 5月號Discovery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 》
- DEPARTMENTS(第8頁)
- 大驚艷 迷人的青蛙王子(第8頁)
- 趣聞先鋒 神奇的壁虎腳(第10頁)
- 格子訊(第12頁)
- 你想當個特效化妝師(第14頁)
- 史蒂芬.霍金偉大的理由(第15頁)
- 登山家蓋伊.柯特(第16頁)
- 人在江湖(第18頁)
- 與龍對談(第18頁)
- 小心防「雷」!(第19頁)
- 小心!德文出沒!(第19頁)
- 看Discovery學英文 蟲蟲清道夫(第94頁)
- WHAT’S ON 探索頻道節目精彩介紹(第97頁)
- FEATURES 本月專題(第22頁)
- 恐懼心理學(第22頁)
- 網路成癮戒斷實錄(第31頁)
- 部落文化時代新解(第43頁)
- 頂上世界群像(第55頁)
- 爆炸專家(第67頁)
- 傳統醫療大探索(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