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於「認知論」、「表現論」,計分「理論篇」、「會通篇」、「運用篇」,盼能繼《修辭新思維》(2001,萬卷樓)之後,提供較有系統的研究成果,讓修辭學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能應用於欣賞教學,賞析文本、作品的「繪畫性」、「育樂性」、「意義性」,進而靈活變化,運用至創作上,強化語言之姿的精采,提升生命之姿的境界,為作者繼《修辭新思維》後的代表作。
- 自序(第vi頁)
- 一 理論篇(第1頁)
- 修辭三性概述(第3頁)
- 修辭的繪畫性(第16頁)
- 修辭的音樂性(第32頁)
- 修辭的意義性(第51頁)
- 修辭三性的選擇與組合(第71頁)
- 修辭三性的活用(第80頁)
- 二 會通篇(第89頁)
- 描寫(第91頁)
- 敘述(第98頁)
- 聯想力(第111頁)
- 層次律(第120頁)
- 再造性(第131頁)
- 反諷的綜合運用(第145頁)
- 悖論的深刻洞悉(第154頁)
- 三 運用篇(第163頁)
- 世界名人智慧語(第165頁)
- 佛學大師智慧語(第176頁)
- 西洋電影的口語藝術(第188頁)
- 華人電影的口語藝術(第207頁)
- 諺語的藝術(第228頁)
- 簡訊文學的寫作藝術(第233頁)
- 參考書目(第241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5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