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舊成癡,收書成愛
藉由書的觀察與裝幀設計
聆聽台灣舊書趣聞,探索書籍裝幀來由
2011、2012、2014三屆金鼎獎得主──李志銘
開啟圖書舊時光的閱讀奧秘,掀起台灣新一波「讀書」時代!
《讀書放浪:藏書記憶與裝幀物語》是李志銘作為愛書人對於閱讀與藏書風景的最新作品。本書以熱愛的舊書為主題,進一步探索書籍雋永的裝幀形式與藝術風華,除了年少孩提時代的閱讀樂趣與早期台灣書籍版本,還有因戀物萌生的種種現象,暗藏書裡、書外的文化觀察,隨書衍伸的趣事軼聞,與過去台灣書市的盜版歲月等,都涵括其中。誘發閱讀者無窮盡的想像力,帶領熱愛閱讀舊書的讀者,一同進入耐人尋味的紙本書舊時光。
《讀書放浪》充滿古早味的書香趣味,從翻開舊書回憶的話題,人物廖添丁、亞森‧羅蘋、野台的戲尪仔彷彿躍然紙上,構成輯一「書話童年」的主軸。輯二「戀物執迷」談愛書人的癡行偷盜之舉,早期以未授權翻印作為振興文化的必要手段,盜版竟也成了傳布異端思想的有力媒介。而一本書有好的封面裝幀往往能誘發想像力,輯三「裝釘浪漫」所談橋口五葉、杉浦非水、藤島武二、竹久夢二等一批明治大正藝術家及文學家嶄露鋒芒的風雲時代,深深影響早期日治台灣社會書籍出版,本書試圖探索台灣早年書籍裝幀發展史的開端,豐富的舊書故事,令人玩味!
名家推薦
翻譯家、作家邱振瑞、舊香居店主吳卡密 特別專文推薦
李志銘藉由絕版或散佚的文本,努力勾勒出時代的印記,重述往昔的台灣歷史記憶,用文字為讀者召喚流逝的美好時光。──邱振瑞(著名翻譯家、作家)
深信隨著閱歷、經驗、際遇的積累,能讓志銘開拓出更鮮明的觀點,以更嶄新的方式和行動力,將我們熱愛的舊書、舊物,「舊是美好」的想法,介紹給更多人了解。──吳卡密(舊香居店主)
- 推薦序(第3頁)
- 推薦序一 — 走出「放浪」的邊境(第3頁)
- 推薦序二 — 永不停歇的寫作浪人(第6頁)
- 輯一:書話童年(第13頁)
- 俠魂義膽少年夢 — 台灣舊書尪仔冊裡的廖添丁傳奇(第14頁)
- 久違了,怪盜與名偵探 — 閑話早期亞森‧ 羅蘋與福爾摩斯在台灣的版本閱讀史(第33頁)
- 台灣歷史上的「海賊王」傳說(第53頁)
- 那些年,在運動場上的民族記憶(第58頁)
- 懷念兒時學校音樂課本裡的點點滴滴(第63頁)
- 戲尪仔、干樂、竹節蛇 — 台灣土俗玩具中的童玩文化(第68頁)
- 刻繪百步蛇的祖靈神話 — 茅野正名與《高砂族の彫刻》(第77頁)
- 輯二:戀物執迷(第83頁)
- 書商夢裡不能說的祕密 — 關於偷書,我想說的是⋯⋯(第84頁)
- 讀書人不可承受 — 之重翻開台灣那一頁書籍盜版史(第98頁)
- 我願聆聽朗讀 — 從類比音軌到數位時代的有聲讀物(Audio-Book)(第118頁)
- 書與食物和愛情(第130頁)
- 五十年後猶唱《青春之歌》(第135頁)
- 台南舊書店行腳(第140頁)
- 台灣本土美術家的大河劇小說 — 我讀《紫色大稻埕》(第147頁)
- 輯三:裝釘浪漫:近代東洋裝幀考(第159頁)
- 明治浪漫主義世紀末之夢 — 藤島武二的裝幀藝術(第160頁)
- 早夭的天才裝幀家橋口五葉(第167頁)
- 孤舟一葉任逍遙 — 明治時期書道畫家中村不折(第174頁)
- 日本近代商業美術設計先驅 — 大正、昭和時期圖案畫家杉浦非水(第181頁)
- 夢與愛情的殉道者 — 「大正浪漫」裝幀家竹久夢二(第188頁)
- 雕刻時光與青春 — 版畫詩人川上澄生(第195頁)
- 型繪紙染意匠心 — 芹沢銈介的手工藝裝幀(第201頁)
- 構築形象與色彩 — 近代日本裝幀第一大家:恩地孝四郎(第208頁)
- 遍覽骨董工藝之美的「人情裝幀家」青山二郎(第216頁)
- 「一筆入魂」的樸拙風華 — 昭和時期文人畫家中川一政(第223頁)
- 謳歌「創作版畫」的裝幀家山本鼎(第230頁)
- 梅原龍三郎與《霧社》裝幀(第236頁)
- 後記 — 誌謝 李志銘(第242頁)
紙本書 NT$ 390
單本電子書
NT$
25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