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四書五經的處世哲學:實實在在發揮古學今用的功效
  • 點閱:215
    116人已收藏
  • 作者: 楚雲飛著
  • 出版社:一言堂
  • 出版年:2011
  • 集叢名:勵心石:159
  • ISBN:9789866268694
  • 格式:PDF,JPG
  • 頁數:276
  • 書籍難度(SR):62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本書《四書五經的處世哲學》,重點不在於整篇翻譯白話《四書五經》的內容,而是將《四書五經》的精華要句加以案例解釋,實實在在的發揮古學今用的功效,讓讀者了解《四書五經》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亦能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四書五經》在社會規範、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的影響實不可估量,其影響播於海內外,福蔭子孫萬代,十分值得我們加以學習。

楚雲飛

著名的激勵作家,哲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畢業於歷史學專業,她的書充滿樂觀積極的思想,對問題有很深的洞悉,將視野提升到更高的心靈層次。對於企業管理,哲學,心理等方面頗有研究。曾在各大企管財經類和哲學類刊物上發表過文章百餘篇。

  • 第一章、四書五經的說話哲學(第14頁)
    • 一、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第14頁)
    • 二、子曰:「巧言令色,鮮仁。」《論語》(第20頁)
    • 三、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第23頁)
    • 四、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第28頁)
    • 五、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論語》(第31頁)
    • 六、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第35頁)
  • 第二章、四書五經的立身哲學(第40頁)
    •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第40頁)
    • 二、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論語》(第46頁)
    • 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第52頁)
    • 四、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第56頁)
    • 五、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第64頁)
    • 六、滿招損,謙受益。——《尚書》(第68頁)
    • 七、不怨天,不尤人。——《論語》(第72頁)
  • 第三章、四書五經與人相處的哲學(第80頁)
    • 一、子曰:「不逆詐,不意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論語》(第80頁)
    • 二、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第84頁)
    • 三、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第87頁)
    • 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第91頁)
    • 五、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孟子》(第94頁)
    • 六、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第97頁)
    • 七、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第101頁)
  • 第四章、四書五經的自省改過哲學(第104頁)
    • 一、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第104頁)
    • 二、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論語》(第109頁)
    • 三、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第114頁)
    • 四、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第117頁)
    • 五、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第123頁)
    • 六、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第131頁)
    • 七、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第134頁)
  • 第五章、四書五經的學習哲學(第138頁)
    • 一、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第138頁)
    • 二、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第143頁)
    • 三、學不可以已。——《荀子》(第146頁)
    • 四、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第149頁)
    • 五、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為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論語》(第153頁)
    • 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第157頁)
    • 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第160頁)
  • 第六章、四書五經的思考哲學(第166頁)
    • 一、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第166頁)
    • 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第169頁)
    • 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第173頁)
    • 四、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第178頁)
    • 五、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第183頁)
    • 六、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第192頁)
  • 第七章、四書五經的誠信哲學(第198頁)
    • 一、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蒡,小車無輪,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第198頁)
    • 二、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第202頁)
    • 三、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第205頁)
    • 四、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論語》(第210頁)
    • 五、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孟子》(第215頁)
    • 六、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論語》(第219頁)
  • 第八章、四書五經的行動哲學(第224頁)
    • 一、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第224頁)
    • 二、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第229頁)
    • 三、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第233頁)
    • 四、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論語》(第236頁)
    • 五、其進銳者,其退速。《孟子》(第239頁)
    • 六、三思而後行。——《論語》(第242頁)
  • 第九章、四書五經的勇氣哲學(第248頁)
    • 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第248頁)
    • 二、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第251頁)
    • 三、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第258頁)
    • 四、子絕四——毋意(一),毋必(二),毋固(三),毋我(四)。《論語》(第261頁)
    • 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第263頁)
    • 六、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後也。」《論語》(第266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