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觀念與味道:中國思想文獻中的概念譬喻管窺
  • 點閱:127
    35人已收藏
  • 作者: 周玟觀著
  • 出版社:萬卷樓
  • 出版年:2016
  • ISBN:9789577399816
  • 格式:PDF,JPG
  • 頁數:240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9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以認知譬喻語言學為研究視角,選取中國傳統思想文獻為研究材料,聚焦「視如見」、「思想是食物」與「修學是旅行」等三組「概念譬喻」(conceptual metaphor),觀察其運作模式與語言表現。首先分析各組概念譬喻的提出、其運作方式與建構過程,接著溯源古漢語語料,討論其詞彙類聚、詞義延伸或雙音組合等現象,可以發現漢語詞彙在特定概念譬喻上的表現。最後,擇選部分中國傳統思想文獻之文本,進行較深入的語句、篇章乃至注疏的分析。本書所得之結論,一方面證明譬喻實具普遍共同性,為吾人思想的重要認知活動;一方面證明概念譬喻的特殊表現來自於文化殊異性。生理共性與文化殊性的交織,也證明譬喻是體驗性的,是人與環境或世界互動下的語言思維表現。中國思想中感悟的、實踐的,具有轉化意義的文化特色,也可由此彰顯。

《易傳》的「仰觀俯察」、道家的「玄覽」與佛教的「觀念」之語,為各家具有思想意涵的詞彙。借由譬喻語言學理論的視角,皆歸納為「理解是見」的概念譬喻。作為譬喻的語例,他們一方面表現源於生理的共同性,一方面也展現文化的特殊性,這個方法提供一種重讀思想文獻的新管道。本書以三組「概念譬喻」為方法,先後從詞彙、語句與篇章層次,探討中國思想文獻中源於生理、別於文化的特殊譬喻,及其背後的思想義涵。

作者簡介

周玟觀

一九七三年生,臺灣彰化市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學術領域為中國思想史、六朝儒佛交涉、思想與隱喻。

  • 自序(第iv頁)
  • 第一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研究動機(第1頁)
    • 第二節 前人研究(第8頁)
    •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18頁)
    • 第四節 本書的架構與章節大要(第27頁)
  • 第二章 「知如見」的概念譬喻思想旨趣(第33頁)
    • 第一節 「知如見」的概念譬喻(第35頁)
    • 第二節 古漢語詞彙的「知如見」(第47頁)
    • 第三節 思想文獻中「知如見」的詮釋(第56頁)
    • 第四節 漢語文化的視覺體驗(第64頁)
  • 第三章 法界難睹,依觀修之─《華嚴經》「法界觀」的譬喻解讀(第69頁)
    • 第一節 《華嚴》名句的譬喻分析(第69頁)
    • 第二節 《華嚴》「法界」的譬喻分析(第73頁)
    • 第三節 法界「觀」的見如思譬喻(第76頁)
    • 第四節 小結(第81頁)
  • 第四章 凡見浮虛,聖睹真寂─蕭統「凡聖異見」的譬喻解讀(第83頁)
    • 第一節 「二諦」義的佛教詮釋(第86頁)
    • 第二節 文學詮釋脈絡下的觀看(第89頁)
    • 第三節 「理解是見」的譬喻探義(第92頁)
    • 第四節 小結(第101頁)
  • 第五章 「思想是食物」與「修學是旅行」的概念譬喻與思想旨趣(第107頁)
    • 第一節 競爭的隱喻(第107頁)
    • 第二節 概念譬喻的解讀(第113頁)
    • 第三節 詞彙層面的考察(第120頁)
  • 第六章 雖復飲食,禪悅為味─《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譬喻解讀(第133頁)
    • 第一節 從禁食到饗宴(第133頁)
    • 第二節 文本的義理、解讀(第136頁)
    • 第三節 味「道」的譬喻解讀(第156頁)
    • 第四節 小結(第170頁)
  • 第七章 朝聖、參訪、修道─《華嚴經.入法界品》的譬喻解讀(第172頁)
    • 第一節 語句層次的旅行譬喻解讀(第175頁)
    • 第二節 篇章曾次的旅行譬喻解讀(第180頁)
    • 第三節 注疏層次的旅行譬喻詮釋(第191頁)
    • 第四節 小結(第195頁)
  • 第八章 結論(第197頁)
    • 一 概念譬喻的普遍共同性(第199頁)
    • 二 概念譬喻文化特殊性(第201頁)
    • 三 從感覺到感悟的古典人文體驗論(第202頁)
  • 參考文獻(第205頁)
紙本書 NT$ 340
單本電子書
NT$ 28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