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性別關係
  • 點閱:270
    56人已收藏
  • 作者: 黃淑玲等合著
  • 出版社:國立空中大學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社會科學系,公民法治領域
  • ISBN:9789576619236
  • 格式:PDF,JPG
  • 附註:2020年6月初版5刷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25

人生歷練無處不性別
 
空大學生不同於一般大學生,人生歷練豐富,生命經驗多采多姿,但妳/你是否意識到一路走來,性別影響著妳/你的每一個生活層面?這本書期待妳/你回憶生命中點點滴滴的性別經驗,經由書中重要性別議題探討,培養性別敏感度,思考日常生活的性別關係,及考察家庭、職場與社會性別結構。我們期待妳/你在分析自己的性別經驗與性別不平等結構有何關連時,能夠跳越己身經驗,去感同深受他人不同的遭遇。如果本書能夠讓妳/你開始反思,甚至憤怒,決定改造自己,改變世界,為締造更平等、多元的性別關係而努力,我們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
人類文明直到 20 世紀後半葉,才開始把女性受壓迫、性別不平等、性別關係的歷史與現象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學術界稱之為性別研究(gender studies)、婦女研究(women's studies)或男性研究(men's studies),它們是人文社會學科跨學門的知識結晶。本書分析的角度與素材偏重社會學。社會學強調社會結構限制與提供個人機會,但主張個人是行動主體(agency),有能力衝破結構限制、為自己創造機會。所以本書強調性別經驗的社會結構肇因之外,也指出婦女運動眾志成城、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書得以如期誕生,要感謝胡怡謙老師耐心叮嚀,編輯助理潘纓花是最大功臣,我們四位作者都認為纓花很神奇,本書每一章都經過她仔細閱讀、核對,並從空大學生角度提供寶貴的修改建議。

本書的架構是以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發展的性別關係為主軸,探討從個人開始到社會運動等面向的性別關係。本書共有九章,前四章先聚焦在個體、家庭、學校、職場等個人共同經歷的性別向度;五至七章則是談大環境的藝術、空間與情愛制度、醫療等議題裡的性別關係;最後兩章則是探究台灣的婦女運動、社會運動的性別關係。以下簡述各章內容:
第一章是談個人的性別特質,我們從小就學習如何做女性、男性,男孩學習男子性,女孩學習女子性,以成為符合社會期待的男人與女人。男子性,女子性受家庭、學校、大眾媒體、同儕、職場、國家等社會化的機構所形塑,因時代變遷也產生新女性與新好男人。文章最後也探討打破男女特質二元對立的台灣同性戀、跨性別、性徵打造者以及原住民,其豐厚的性別特質的涵義。
第二章是探討家庭裡的性別關係,首先從女性的「妻」、「母」、「媳」等性別角色了解家庭的基本圖像,然後再探討「家」的定義,以及家庭內「性別化」操作的變遷樣貌。且以通姦除罪、女兒繼承與離婚監護權爭取等社會實例,說明此種「性別化」操作之變與不變。
第三章談學校裡的性別教育,首先回顧傳統社會的「男尊女卑」的性別教育;其次再深入分析台灣「性別盲」學校教育的種種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最後說明 1990 年代以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推動的內涵與重要性。
第四章探討職場上的性別關係。首先描述台灣男女兩性勞動參與率以及家事的性別分工情形;接著討論家務勞動的內涵與價值,最後分析勞動市場中的性別隔離與性別不平等現象,並討論台灣改善女性工作處境的努力與《性別工作平等法》。
第五章討論的是藝術與空間裡充滿的性別問題。首先從藝術史的角度解析西方著名的油畫作品存在的性別歧視;其次再解說女性主義藝術家與其創作媒材。
有關空間方面,則是從現實生活的女廁、居家、社區、同志等向度來談空間裡存在的性別問題。第六章則是爬梳異性戀體制裡的愛情、婚姻之親密關係存在的性別議題,以及深入討論非主流的同性戀所生存的狀態。
第七章是談性別特質如何深深影響到男女的健康與醫療議題。男性會較短命,女性會有較多心理疾病,都與男性氣概與女性特質息息相關。醫療界的醫療化、商品化、生物醫療化與生活機能藥物等現象,也是由於潛藏在其背後的社會性別所操弄。
最後,第八章是探討 1980 ∼ 2010 年台灣女性主義的反性暴力運動的行動、策略、進展與困境,期待藉由學術研究創造出更深入的性別討論,再將之轉化成女性主義的政治行動。第九章先介紹性別與社會運動的關係,然後再討論台灣的婦女運動,以及晚近的世界潮流,性別主流化。希望閱讀者可以思考在現實中,個人將如何參與改變父權社會的運動。


作者簡介
 
黃淑玲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
性/別社會學、男性研究、國家女性主義、原住民研究
(第1、5、7章)
謝小芩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教育政策研究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
性別與教育、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研究、性別研究
(第3、4、5章)
王曉丹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英國華威克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
法社會學、法與社會變遷(法律發展)、女性主義法學
(第2、8章)
范 雲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學博士
研究專長領域:
社會運動,公民社會與公民文化,性別政治,中國婦女組織研究
(第6、9章)


  • 第一章 性別特質:女子性與男子性(第1頁)
    • 前言(第3頁)
    • 第一節 傳統漢人的男子性、女子性(第5頁)
    • 第二節 媒體流行文化中的女子性、同儕壓力下的男子性(第11頁)
    • 第三節 新女性、新好男人(第17頁)
    • 第四節 打破男女二元對立:同性戀、跨性別、性徵打造者與原住民的性別特質(第20頁)
    • 結語:尊重不同性別特質的人(第26頁)
  • 第二章 性別與家庭圖像的「變」與「不變」(第33頁)
    • 前言(第35頁)
    • 第一節 「妻」、「母」、「媳」等「性別角色」的本土觀察(第36頁)
    • 第二節 什麼是「家」?從性別的角度挑戰「家」對個人的意義(第40頁)
    • 第三節 延續與變遷:家庭內「性別化」的操作(第45頁)
    • 結語:發展「設身處地」的知識(第53頁)
  • 第三章 學校也有性別嗎?(第61頁)
    • 前言(第63頁)
    • 第一節 「大丈夫當如是也」與「三從四德」(第64頁)
    • 第二節 性別盲的學校教育(第66頁)
    • 第三節 打造性別平等與多元的學校(第75頁)
    • 結語:性別教育是文化改造運動(第82頁)
  • 第四章 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與工作的再思考(第89頁)
    • 前言(第91頁)
    • 第一節 女人的工作與男人的工作(第92頁)
    • 第二節 家事工作的價值(第97頁)
    • 第三節 職場中的性別不平等(第103頁)
    • 結語:性別與工作的新興現象(第114頁)
  • 第五章 藝術、空間與性別(第121頁)
    • 前言(第123頁)
    • 第一節 從性別的觀點看藝術(第124頁)
    • 第二節 女性主義藝術創作(第139頁)
    • 第三節 空間與性別(第143頁)
    • 第四節 同志空間(第149頁)
    • 結語:陰性美學與平權空間(第150頁)
  • 第六章 親密關係與異性戀體制(第157頁)
    • 前言(第159頁)
    • 第一節 親密關係的定義與重要性(第160頁)
    • 第二節 親密關係的轉型(第162頁)
    • 第三節 異性戀體制: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第169頁)
    • 第四節 親密關係的民主化(第179頁)
    • 結語:落實親密關係民主化,從小我做起(第181頁)
  • 第七章 性別、健康與醫療(第187頁)
    • 前言(第189頁)
    • 第一節 性別與健康(第189頁)
    • 第二節 性別、醫療化與生物醫療化(第196頁)
    • 第三節 醫療化、生物醫療化與女子性(第198頁)
    • 第四節 男性氣概與醫療化、生物醫療化(第205頁)
    • 第五節 醫療的他者─非異性戀者、新移民、原住民(第209頁)
    • 結語:捍衛自己身體的健康權益(第212頁)
  • 第八章 女性主義的反性暴力運動(第219頁)
    • 前言(第221頁)
    • 第一節 女性主義與性侵害(第221頁)
    • 第二節 何謂「性自主權」(第228頁)
    • 第三節 司法與性侵害(第234頁)
    • 結語:在個案中超越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二元對立(第239頁)
  • 第九章 社會運動與性別關係(第245頁)
    • 前言(第247頁)
    • 第一節 性別與社會運動(第247頁)
    • 第二節 當代台灣婦女運動:從理念文宣、社會服務到立法遊說(第251頁)
    • 第三節 性別主流化的國家改造:民主化與全球化的政治機會(第253頁)
    • 第四節 從婦女運動到性別平等運動(第257頁)
    • 結語:期待性別多元的新文化劇碼(第260頁)
紙本書 NT$ 290
單本電子書
NT$ 23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09-2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