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回到台灣接受的第一份委託研究案,是來自於行政院的「各國危機管理機制之研究」。此一起點或可謂國內政府開始重視「危機管理」此一課題的初始。自此歷經世紀的轉換,台灣研究「危機管理」、「災害預防」及「風險控制」等各學術領域之成果,已有可見的進步及提昇。在理論學術方面,我們見到已有多本重要相關論著出版,讓學子有更多參考之學習材料。同時,科際整合的研究亦更擴大了危機管理課題的周延性。而在實務上,亦有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任務編組設立及災害防救法的通過施行。
然而,即便如此,當人類面臨 2001 年的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2002 至 2003 年的非洲塞內加爾(Senegal)的蝗災、2004 年的南亞海嘯,以及 2005 年的紐奧良卡崔娜(Katrina)颶風的驚嚇之餘,我們深深覺得台灣針對危機管理,無論是理論或實務上均仍有大幅補強的空間。
筆者在 2005 年 1 月出席聯合國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舉行的「世界防災會議 (World Conference on Disaster Reduction)」,此一會議每 10 年舉行一次,訂定全球的防災政策。
此次會議亦同時宣布了「兵庫宣言(Hyogo Declaration)」及 2005 年至 2015 年的「兵庫防災行動架構(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5-2015)」,作為下個 10 年的國際減災防治的總策略(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for Disaster Resuction, ISDR )。經此會議,筆者更是感受到未來台灣的危機管理課題,不但國內本身的研究創新有其重要性,更應同時必須注意國際危機知識的接軌,否則不但會是資訊的落伍,更會在全球發展的趨勢力,造成危機管理實際運作的窒礙難行。
本書即在此一理念下,邀集四位學者共同完成付梓。其中第 1 章至第 4 章由筆者執筆,而 5 至 7 章及 16 章由朱愛群教授完稿;鄭錫鍇教授負責 8 至 11 章;李宗勳教授則執筆 12至 15 章。全書包括最新之資料及資訊,並新加入當前全球的重要危機管理主題,期供學子學習之教本,亦更望危機管理領域之先進學者專家不吝指教。
- 第 1 章 緒論(第1頁)
- 第一節 危機意涵與特性(第3頁)
- 第二節 危機類型及其階段性發展(第14頁)
- 第三節 政府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及發展趨勢(第17頁)
- 第 2 章 危機管理理論(第27頁)
- 第一節 危機管理三大概念模型(第29頁)
- 第二節 危機管理之一般性理論與模式(第33頁)
- 第三節 危機管理的研究途徑(第40頁)
- 第 3 章 國際政府危機管理機制(第51頁)
- 第一節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ISDR)(第53頁)
- 第二節 美國(第61頁)
- 第三節 法國(第71頁)
- 第四節 日本(第79頁)
- 第五節 中國大陸(第87頁)
- 附錄一 FEMA 成立及運作的過程(第92頁)
- 第 4 章 危機管理政策的制訂(第97頁)
- 第一節 危機管理政策的發展緣起(第99頁)
- 第二節 危機管理政策之規劃(第101頁)
- 第三節 危機管理政策之執行(第105頁)
- 第四節 危機管理政策之評估與政策知識管理(第108頁)
- 第五節 我國災害防救政策的現況(第112頁)
- 第 5 章 危機之診斷(第123頁)
- 第一節 決策者對危機之辨識(第125頁)
- 第二節 診斷層面與項目(第128頁)
- 第三節 組織對危機的評估(第133頁)
- 第四節 組織對危機各階段的診斷(第138頁)
- 第五節 危機情報的功能(第142頁)
- 第 6 章 危機處理的計畫、演練與行動(第149頁)
- 第一節 危機應變計畫(第151頁)
- 第二節 危機的模擬演練(第155頁)
- 第三節 危機處理的行動(第160頁)
- 第四節 危機行動小組的職責(第165頁)
- 第五節 危機處理要訣(第169頁)
- 第 7 章 危機壓力下決策之探究(第175頁)
- 第一節 危機壓力下決策型態(第177頁)
- 第二節 團體盲思之限制(第179頁)
- 第三節 改進壓力下決策品質策略(第185頁)
- 第 8 章 領導功能與危機管理(第191頁)
- 第一節 前言(第193頁)
- 第二節 領導的意涵(第195頁)
- 第三節 領導者特質(第202頁)
- 第四節 危機管理中的轉換型領導(第206頁)
- 第五節 危機管理中的倫理領導議題(第209頁)
- 第 9 章 組織運作與危機管理(第217頁)
- 第一節 組織運作的追求價值與原則(第219頁)
- 第二節 法制與組織運作(第221頁)
- 第三節 危機管理組織運作的動態(第239頁)
-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與組際學習(第242頁)
- 第 10 章 溝通功能與政府危機(第251頁)
- 第一節 溝通在政府危機管理中的重要性(第253頁)
- 第二節 政府危機溝通的功能(第256頁)
- 第三節 危機管理各階級中的溝通策略(第266頁)
- 第 11 章 社會資本、社會動員與災害防救(第277頁)
- 第一節 政府治理的挑戰與契機(第280頁)
- 第二節 我國災害防救體系現況分析(第284頁)
-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災害防救(第290頁)
- 第四節 災害防救工作中的社會資本建構途徑(第295頁)
- 第五節 結語(第299頁)
- 第 12 章 風險治理與戰略思維(第305頁)
- 第一節 風險治理需要戰略嗎?(第307頁)
- 第二節 風險治理的基本假定(第308頁)
- 第三節 風險治理的戰略取向與反向思考(第311頁)
- 第四節 風險社會與危機管理 — 共受風險(第317頁)
- 第五節 全局性與跨世紀視野(第319頁)
- 第 13 章 災害防救的理論遞演 — 兼論警政民防與社區災害防救的關聯(第327頁)
- 第一節 前言 — 非傳統性安全威脅的挑戰(第329頁)
- 第二節 社區防災的迷思與省思 — 後設治理的演化(第330頁)
- 第三節 災害防救「弱點管理」的新視野(第331頁)
- 第四節 國外實踐經驗檢視 — 災害風險分擔(第336頁)
- 第五節 我國災害防救組織及資源之整合現況(第341頁)
- 第六節 災害防救與民間保防的構連 — 代結語(第347頁)
- 第 14 章 公私協力與風險治理 — 共同治理觀點(第355頁)
- 第一節 前言(第357頁)
- 第二節 公私協力的意涵與新視野(第358頁)
- 第三節 共同治理與互動關係(第360頁)
- 第四節 風險社會的治理結構需求(第362頁)
- 第五節 風險社會的治理策略 — 學習型理性(第365頁)
- 第六節 結語(第370頁)
- 第 15 章 地區安全與互動倫理 — 以安全社區認證為例(第377頁)
- 第一節 前言(第379頁)
- 第二節 「安全社區」的意涵與理論(第380頁)
- 第三節 安全社區認證的緣起、指標與要素(第383頁)
- 第四節 我國申請並通過國際認證的個案引介與推動策略(第385頁)
- 第五節 結語(第391頁)
- 第 16 章 危機處理案例(第397頁)
- 第一節 台北縣蘆洲市大囍市社區火災案(第399頁)
- 第二節 元勝二號(第402頁)
- 第三節 莫斯科劇院人質挾持案(第405頁)
- 第四節 危機處理的基本綱要(第4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