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書籍,浩如煙海,百家爭鳴,難免良莠混雜。《瀕湖脈學》撰於1564年(明•嘉靖43年),作者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號瀕湖,蘄州人。該著作一改眾風,從生理到病理,詳加論證。全書由兩部分組成。前者列27脈,說理明白,分析透徹,集脈學之大成。後者為「四言舉要」,系其父李言聞(字子鬱,號月池)。據宋代崔嘉彥《脈訣》刪補而成。全書以歌訣體裁編寫,語言簡明,比喻生動,論脈簡要,易於誦記,便於應用,較全面地敘述了脈診的有關內容,是一部較好的啟蒙性、普及性脈學專著,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故流傳甚廣。凡學脈者,多從其說,因而有關注解書目較多,且皆有發揮,啟迪後學。然其多於理論,疏於臨床,即與現代實際聯繫較少。一些文詞艱澀難懂,而初學者不知所云。
有感於此,我們編注了本書,以《四庫全書》所書《瀕湖脈學》為底本,將李時珍「七言脈訣」放於全書之首,其父李言聞刪補宋代崔嘉彥《脈訣》而成的「四言舉要」放其後。注解部分設原文、要點、注釋、譯文、參考五個欄目。[原文]即原文照錄,其中加( )者,為原著正文之注。[要點]乃扼要提出本段原文要點,方便讀者原文精神。[注釋]將正文中的疑難字、詞、句予以解釋,力求準確易懂。或注音,或釋義,或校勘正文中作者原注,以釋義作簡要解釋,以便於讀者理解。[譯文]用通俗、易懂、簡明的白話文忠實地譯釋原文。[參考]將與脈學有關的內容予以闡述,或引申文義,或對有異義的問題予以詳議析疑,或介紹新進展,或言臨證體驗等。意在深挖拓寬脈學的內容,利於讀者深入學習,以期初學者不再有「心中易了,指下難明」之感。
我們在編注過程中,盡自己所解,希望本書能對讀者研習脈學有所裨益。然由於自己水準有限,加之編寫時間倉促,不妥之處必不可免,若有機會再予修改提高。
- 封面
- 目錄
- 貳、四言舉要白話解
- 參、歌訣輯錄
- 一、七言脈訣
- 二、四言舉要
- 版權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4-10-28